美文网首页
《鬓边不是海棠红》,从尹正、黄晓明的服装色彩中一窥民国传奇

《鬓边不是海棠红》,从尹正、黄晓明的服装色彩中一窥民国传奇

作者: 孟美格格 | 来源:发表于2020-04-24 13:42 被阅读0次

每一个人对于民国时代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想象,每一个年代的人对于京剧都有着自己的看法。

最近一部以动荡不安的民国时代为背景,聚焦京剧国粹艺术的作品《鬓边不是海棠红》火了起来。

这部剧豆瓣评分7.4,位列华语口碑电视剧第二名,这部剧由当红小生尹正(商细蕊)和实力派演员黄晓明(程凤台)主演,讲述了国家处于动荡不安形势中,京剧艺术家商细蕊对艺术追求的过程中,不忍大好山河与国粹艺术被葬送,与富商程凤台等有识之士们开始奋起挽救,不惜以血肉之躯保家卫国,也为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下,京剧虽为国粹却越来越没落,许多人对于京剧知之甚少,未免遗憾。相信在看过这部剧,对于献身京剧的艺术家的精神追求,京剧的服道化有一定了解后,很多人对京剧结下一份缱绻的情愫。

该剧的主创无论在软件还是硬件方面都花费了不少心思,在戏曲表演方面,邀请到梅兰芳大师关门弟子毕谷云担任主角商细蕊的戏曲顾问;在硬件方面,剧中的戏楼按照1:1复刻了原始会馆,戏曲服装、造型邀请专业的戏曲团队设计制作。

01▏戏曲造型

 旦角演员头上最亮丽的装饰物就数头面了,穷苦人插银锭头面,大家闺秀插水钻头面,贵夫人插戴点翠头面,高贵但不艳丽。

02▏戏曲服装

戏衣包括蟒、靠、帔、褶等戏服。戏衣所用的织物有布、帛、绸缎,花纹有龙、云、凤、鸟,色彩有正副色等,因而构成了品种丰富、色彩绚丽的戏衣。

蟒,又称蟒袍,是帝王将相穿用的公服,满身布满纹绣,上为云龙,下为海水。蟒袍中的明黄色蟒为皇帝、皇后专用,但皇帝的蟒袍绣龙,皇后的蟒袍绣凤。

 刺绣

戏服上的刺绣也是相当精美,商细蕊穿的戏服采用的是苏绣。

刺绣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之一,刺绣,俗称绣花,是艺人们在织物上下反复穿刺,按设计图案和色彩,以表现图案和意境,是古时女子必学的技能之一。

佘诗曼穿的旗袍则采用的是京绣,精美繁复,难怪有妙句“慧女春风手,百花指端吐” 颂扬绣女的技艺。

 03▏旗袍

上世纪30年代,旗袍以其给人以修长贤淑、温文尔雅的观感,逐渐为广大妇女所喜爱,在全国流行起来。

旗袍由于较贴身,使女人的三围曲线隐约可见,凸显女人美。富于女性的身材妩媚而婀娜多姿,行走时若微风袭来,裙摆迎风飘拂,又不失活泼之感。

 旗袍式样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最先流行高领,领子越高越时髦,即使是酷暑难熬的盛夏,在薄如蝉翼的旗袍上也是配以高耸及耳的硬领。紧扣的高领,使人感到雅致、庄重;

04▏裙装

时髦的年轻姑娘们更喜欢西式裙装,她们身穿红衣、白裙,再戴上斜条宽式发带,使其颜色上下呼应,显得十分俏丽大方,妩媚动人。

服装材质选用当时贵重的丝绒质地,走动时随着身体的自然摆动,流光熠熠,摇曳生姿,丝光里隐隐地渲染出一派绚丽而迷人的美。

05▏男士西装

 男士西装在19世纪40年代前后传入中国,1911年国民政府将西装列为正式礼服之一。取代传统的“长袍马褂”,此后西装作为新文化的象征。

男式的三件套西装包括上衣、马甲、裤子三件套,广大中老年男士们在重大正规场合穿用。正规西装应为同一面料的这种配套方式可显示出矜持、稳重、高雅的绅士风度。

到不了的地方永远是美景,回不去的时代总是撩人心绪。不妨借由影视古籍搜集民国时代的点滴,畅走在烟波炊袅的幽径古巷,寻觅一份魂牵梦引的传奇。

回首旧事而心生慨叹,目睹近闻而涌起盎然。

抬头看,春花盈盈枝头闹,芳草莹莹万物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鬓边不是海棠红》,从尹正、黄晓明的服装色彩中一窥民国传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jbx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