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中的烛是传于战国时代。那时,烛用松竹作为芯,再用动物纤维,沾上油脂,成为火把。与烛相比,灯是古代先人从食器上面借用的。这听起来着实有趣。
除了灯的来由,它还有许多有趣的名字,如西明夫人,明昭使等。名字中的“明”字表明了灯一直从古代照亮到现代。几千年来,灯已经走进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灯已经不再用食器借用,不再用火把点燃。灯变得更多彩,更绚烂。有时盯着灯,眼睛也会变得眼花缭乱,头晕目眩了。
它已经进入了人们的家中,为每个家庭照亮光明,带来温暖。每当夜幕降临时,却是路边那不起眼的灯,给出行的人们带来了便捷。我们可以称之为路灯。
路灯,大概是最普通的。因为它一旦被人们搬运到路边,把它装进那小小的土坑之中时,便千年万年历经风雨,直到变得陈旧破烂。它被人们换下,又重新安装上新的。
它用铁做成的身体,直着腰,探出点头,变成型了。白天,柳树遮挡住路灯,好像是考了第二名的学生想要夺过第一名的光芒。夜晚,它亮了,四处辐射出光,形成一个光圈。每当有人经过,便会留下那人的影子。这仿佛一个记录时光的照相机。
当路灯一个个被矗立在街角,又汇聚了团结的力量,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一排排的卫兵整齐划一,唱起守卫城市光明的号角,驱逐黑暗带给人们的恐惧。
时间流逝,路灯站立得太久。当它被换下时,就变成了一堆废铁,人们重新回炉重造。它又以一种新的身份进入人们的生活中。
路灯,是为人们做奉献的老师,点燃希望,带来光明。路灯,是人们眼中最普通的,如同一位扫地奶奶。只是城市的光明少不了它,未来的建设少不了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