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从九零年代开始说起。对于九零年代,一手缔造了中国摇滚史上的巅峰魔岩三杰这个神话的最牛的经纪人之一张培仁曾经这样评价:
我觉得九零年代初期或者整个九零年代,后来没有延续下去很可惜,我觉得那是中国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理想主义的十年。
是的,绝无仅有的理想主义的十年,他说的不仅仅是中国摇滚乐。而我,生于八零年代,从年少起,就开始感受那个狂热的九零年代。

我小学的时候,和大家一样都写日记,那时候没有网络,没有什么信息渠道,只能生写,硬着头皮写。感谢我的老师,只要求写100字就可以了。每天都在琢磨今天该写什么。这字写的歪歪扭扭,幼稚,可笑,很多梗,我自己也写了。但是也是一个爱写字的人一个开始了。
等我上了中学,作为一个学渣,我的语文老师王老师对我也是真的偏爱了。这个时候,就不写日记了,开始周记了。字数没有限制,但是必须写。于是偶尔会有敷衍,大多时候都在认真记录。从小学时候的连环画到后期开始苦读大部头,我迷上了看文学书。早早近视,却也萌生了对文字的热爱。
那个时候恰逢赶上了中国最早期的互联网时期。纯文学的论坛,那个时候就出现了。你可以看到很多纯粹的文字。
在qq还没出现的时候,在聊天室,很多人都在讨论着文学。开口闭口都是各路大家,都可以指点一二。
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对我来讲标志性的人物,安妮宝贝在写作,这个人让我觉得很神奇,完全把我的某些时候的思绪,矛盾,纠结的状态,写在了她一篇篇的小说里。网络上最开始都是短篇小说。压抑,阴郁的文字,和以前我看过的大部头文章完全不同。我后来的很多行文习惯,都来自于她的影响。她用我所不能企及的文字,表达了很多人的生活状态。

再后来,一个横空出世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完全打开了这个文学新世界。那真的是对于我来说,文学最后的狂欢了。纯粹的文学。
那时候我已经上高中了。我的生活中出现了另一个对我这个学渣很是偏爱的语文老师,很神奇的是,也是王老师。王老师同样要求写周记,经典的高中800字作文开始了。
王老师只教了我一年的语文,但是对我的人生真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老师才华横溢,对于周记。总是莫名偏执。我也因为安妮宝贝和新概念作文的影响,从此开始了狂热的写字。
周记要求每周一篇。我记得老师要求每周的周记本必须5页纸,4页摘抄加篇800字左右的自己所写的周记。对我来说,自己瞎写,远远比摘抄快的多。于是我的篇幅里,常常很多都是我自己瞎写,一小部分摘抄。这真是一段神奇的日子。这段周记生涯,对我影响颇大。我完全热爱上了文字,渴望用文字表达我的思想,我的状态。
新概念作文大赛。我也偷偷参加过,很遗憾,水平有限,初选都没有进入。但是那个时代,真是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我是这样认为。我有幸参与了,用文字记录着那个时代的纯粹的文学的盛况。

等我上了不入流的所谓大学以后,也许不是时代变了,是我变了,当时也因为很多事情,心理是非常不稳定的。我不太想写文字,我无法面对我已经形成的文字风格带来的压抑。我太年轻了。我不知道以后其实会更艰难。
那个时候其实对于文学论坛来讲,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时期了。人们已经不再讨论很纯粹的东西了。套路化的东西已经开始了。包括后来网络小说的兴起。
网络小说,完全改变了大家的阅读习惯。人们写文字,开始按照市场需求来写。市场喜欢什么样,大家就写什么东西。一个行文题材是爆款,一定会有很多同质化的小说就会出现。这也许就是时代对于中国文学的改变。纯文学已死,大家看到的,就是在写字而已。我心有余力不足。我不太喜欢很多人写的文字,于我自己也远离了写文字。一头扎进琐碎的生活,无力挣扎。

我不太想让我太过矫情,所以一度刻字避免写文字,偶尔会朋友圈发个几百字的长文,因为文字是有温度的。当我真的觉得难以承受的时候,我还是很愿意用文字倾诉,解压。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重新开始了写文字。这个时候我自己都觉得行文退化很多。琐碎的生活,让人变得麻木。也失去了对文字的敏感。但是还是很想写,因为我需要用文字感知到我的存在。我还愿意用最后的仅剩的一点点的理想主义情怀,去对抗生活的琐碎。
人是需要有理想的,有梦想的,没有理想,没有梦想的生活,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也许有一天我的行文也会变得套路化,但是在此刻,我是很真诚地在写的。
一个从上世纪九零年代开始成长的人,在如今快近不惑之年之时,用文字致敬中国文学的曾经的理想主义的那些年。

附:图片版权归我的老朋友方圆世界所有,认识将近十年,多年故友,一个旅游达人,一个摄影狂魔,一年至少八个月的时间在路上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