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从毕业算起,到今年在教师岗位上整整耕耘了三十年。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在现如今的社会已经越来越难以想象,但妻子做到了。

最关键的是,这三十年,我从没有感觉到妻子对教师这一工作的厌倦和敷衍,虽然这些年来身体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比如类风湿,严重时影响行动,比如哮喘,发作时难以呼吸,可一站在讲台上,一说到教学的话题,都会判若两人,身姿挺拔,声音洪亮。
至于三十年教出来过多少学生,有多少学生还能记得她,经常保持联系,妻子倒从来不在意。对她来说,这就是一个工作,做好它,尽了自己的全力,不让人失望,能让自心安稳就好,至于桃李能不能满天下的鲜艳夺目,那就是孩子们自己的事和自己的造化。
话虽如此,妻子三十年来也始终坚持尽量不让学生和家长上门,但每每和妻子出门,或者办事,甚至在网上看到什么新兴行业领域以及公司,妻子都会事后反应迟缓的说,她好像有学生在那里,然后好久,才能大概想起来是哪一级的哪个谁。最让我想不到的是,甚至在综艺圈里,她也不缺学生。
在妻子的概念里,当学生时常上门,就让教师变了味道。当毕业后时常联系,也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那时都靠学生自己的努力,而她,对此无能为力。
久而久之,妻子就成了除教学以外,和学生,家长,甚至同事,关系最淡的那一位。但也不是全无好处,起码在学校,她的话能被家长和学生认真的听,且听得进去,尤其是高考季报志愿,妻子的电话就很难清净。
想起当年妻子初入职时,身边青春年华的同事从五湖四海而来的也有十几个之多,中间不断有人离去,有的从商,有的从政,有的奔向繁华,有的只是不想让这一工作拘束自己。中间也不断有人劝说,不断有新的机会出现,可妻子始终安之如素,三十年的变化也仅仅是从初入校的青涩新手,成为了资历深厚少有人及的老人。

我也曾和妻子讨论过什么是一个优秀教师的话题,因为我始终无法把妻子归纳入一个明确的范畴。说她优秀,是她有比其他很多人都没有或者消失了的认真和热情,不愿意缺一次课,哪怕病痛缠身。也不愿意因为课程重复无数次,而习惯于照本宣科。说她典范,又不尽然,起码我自己就没有感受到她为了这份工作呕心沥血,像所谓教师如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精神体现。
妻子的回答让我沉思良久,刮目相看。
妻子说,教师工作和其他任何工作有什么不同吗?说教师要更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难道其他工作就不需要吗?哪一份工作都是个人生活的基础,认真工作从来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说一定要把一份工作用高尚的名义超越生活,让人放弃自己的生活,无力照顾自己的生活,那这样的要求就是一种残忍,不做也罢。用心,尽力,本身就是面对每一份工作的态度,知道自己做到就好,这世上有多少人能在工作中问心无愧的评价和要求他人呢?
从生活的角度来说,这一定是对的。因为一个生活失败,家庭失败,教育子女失败的人,无论如何都不能想象他还有情怀和余力去成就工作中的高尚。
从工作的角度来说,这一定也是对的。因为一个人的生活完全被工作充满,那这个人的生活就一定有无法弥补的欠缺和缺憾,导致众多的人生和情感无法体会。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这一定还是对的。因为一个人所受的教育和成长,在学校都只是初始阶段,真正的课堂在面对自己和面对社会时才会展开。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这一定更是对的。工作虽然是一个人融入社会的基础,但从来不是唯一。如果一味地坚持这个唯一,只会让自己狭隘和偏执。
从没有参与过妻子关于工作的事宜,也从没有对妻子的教师节有过什么表示和表达,到今年,当第三十个教师节基本就可以概括妻子的职业生涯时,写了上面的文字,只是想说,当一个人面对从事了三十年的工作,能做到不愧不怍时,那她就对得起所有了。
这也许才是教师节的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