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

作者: 柒点陆贰 | 来源:发表于2020-08-04 22:52 被阅读0次

        看过了加缪的《局外人》,再去看他的《鼠疫》,《鼠疫》是70多年前的作品,70年对于历史不算长,但对于个人,却几乎是一生了,70年足以改变许多东西,但有些东西过了700年也未必会变。

        作者没有经历过鼠疫,却把传染病爆发后的世界描绘的有那么几分样子,这几分相似的样子,自然是与今年新冠病毒爆发后的世界相比的。封闭的城市,肆虐的病毒,停摆的生活,隔断的感情。而与那个虚构的城市所发生的惨淡、阴暗、麻木与无助相比。现实的东方世界,却体现出了许多生的味道,即使在今年疫病最为严重的阶段,我们的世界也从来不乏自律、协作、抗争与奋斗。真实的世界与虚构的世界还是有许多差别的。

        加缪是法国人,他经历过二战德国的侵略,他所浸淫的是西方的文化,他所经历的是人类最大规模的战争。因此他笔下所勾勒出来的世界,并不是如今的我们可以完全理解的世界。这是不同的世界观和经历所造成的难以跨越的鸿沟。因此他所描绘的鼠疫爆发的社会面貌,是西方文化下的社会面貌,一如今年西方世界应对新冠病毒表现出来的模样。加缪之所以可以把小说里的世界刻画的如此真实,与其说是因为他对人性了解的深刻,还不如说是因为他对西方文化了解的深刻。

        西方的文化太过强调个人主义,小说里的所有人物几乎都没有过类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独白,几乎每个人所作所为的动机都是为了自己,投机倒把是为了自己,偷越哨卡是为了自己,即使是爱,也是爱爱人、爱亲属、爱朋友,这些属于自己的小爱。志愿者们看似精诚合作,却又像是各有所求,在灾难中探求属于自己的生命的意义,这种探求,也是个人主义的探求。

        西方世界几乎就是耶稣基督世界,小说里对于神父的描写,对于教义的阐述,也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基督教对于那些因为灾难、贫穷、战争带来的痛苦,有着极大的慰藉。这种经历了注定的痛苦,便会在审判日得到救赎的教义,使人坦然面对疾病的痛苦,与死亡的威胁。打不过就投降吧,开开心心的活,也开开心心的死,甚至将蹂躏欧洲的蒙古铁骑美称为“上帝之鞭”,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疫情如此严重的今年,西方世界还是吵吵闹闹,争取“自由”。

      书中有句话“但鼠疫又意味着什么?这是生活,就是这样。”灾难是生活的一部分,或大或小,或迟或早,说不定什么时候它就来了,说不定它什么时候它又来了。而它一来,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还是会按照自己的文化烙印,做出几乎不变的应对。人,到底还是有相同的习性。

       

相关文章

  • 每日笔记(2022年4月16日)

    今日读了《鼠疫》(作者:[法]阿尔贝·加缪),以下是摘录。 鼠疫就是救赎,就是对世人的教育。 《鼠疫》讲述一个席卷...

  • 读书《鼠疫》/疫城轶事

    《鼠疫》是一部灾难小说,说的是一座城经历了十个月鼠疫的故事。小说从鼠疫开始开始,到鼠疫结束结束,似乎只是记录了一场...

  • 《鼠疫》:囚徒的反抗

    “恐惧与勇敢近在咫尺,而且互相共存。向敌阵突进的人,最晓得个中实情。”——棱罗 鼠疫是什么?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

  • 加缪——鼠疫

    加缪的《鼠疫》: 书中的人们在老鼠大批死亡直到政府宣布“鼠疫”封闭城市时心里状态的变化。 书中提到中国广州鼠疫,我...

  • <<鼠疫>>

    作者在写的时候,人类就发生了30多次鼠疫…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不知道鼠疫。文中起初并无察觉鼠疫的到来,...

  • 鼠疫

    这篇主要是讲鼠疫。瘟疫和鼠疫在英语里都是plague,所以本文也不严格区分了。西方古时流行过的最恐怖的瘟疫就是鼠疫...

  • 好像没有来过一样

    赶着把《鼠疫》看完了,塔鲁死于鼠疫,里厄的妻子也病故了。阅读的心情非常沉重。 加缪笔下的鼠疫和武汉冠状新型肺炎虽然...

  • 鼠疫

    据记载,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大规模流行的黑死病。规模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4世纪的欧亚大陆。1344年-1346年,鞑靼...

  • 鼠疫

    “两周时间,一无所获!全都他妈是废物!”警长咒骂着。 刚成立一个月的A区,被誉为是“第二硅谷”。但A区的高科技人才...

  • 鼠疫

    鼠疫在蔓延,城市封锁了通往外界通道,到处都是老鼠腐朽后的气味,人们也开始出现感染者,绝望,恐惧,所有的药物似乎都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鼠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mg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