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
我一度比较反感团队的素质拓展,因为从网上看,许多团体活动只不过充斥着群体洗脑和低俗。但是今年这个不一样。
第一环节 热身
-
男女各两排,站队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站队真是一种陌生又奇怪怪的感觉。矮个子我,感觉淹没在了人群中。队伍里,总有些老师在调皮。我觉得这是对集体主义的反叛。过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轻松甚至嬉笑着面对了。稍息左右脚不分,还在那里笑。 -
价值58元的礼物:全体向右转,双手搭在前一个人的肩上,①按摩肩颈;②小拳拳锤肩;③掌拍背部
———成年人的身体接触会给人不适应的感觉。即便是同性也是如此。这个身体接触实际是降低了人身体上的敏感性,确实能拉近团队之间人与人的距离。 -
价值88元的礼物:全体向左转,前面三个动作重复+④ 拉耳垂
——报应来了。刚才没有好好做动作的我遭到了廖老师的疯狂报复。撩我胳肢窝!痒!第④个动作真是要了亲命了,脸都红了。。。
第二环节 10s挑战
-
要求:教练站在后方比较开阔的地方,要求队员由列队状态迅速调整,围绕教练围成一个圆圈
教练:小学生水平是10s,初中生6——7s,快的可以到5s;各位老师,你们准备以挑战多少秒?
老师们:十一秒!
——老师们是真的皮。第一次挑战,大家用了12s,罚每个人5个下蹲;第二次,大家迅速跑到之前的位置。8s完成。我想,活动目的在于跑动中激活大家的身体。
第三环节 翻牌+多人一鼓
顺序报数后分组,共50人;再报数1234分4组,每组选出正副队长,队花和安全员各1.
-
翻牌:准备13张牌,散放在地上。
①由队员依次上前,每次翻1张,
②如果是1,则朝上,如不是,继续覆着,
③回队击掌后到队末;下一人继续;
④按顺序翻出123……K,用时少的队获胜
——这个游戏讲究策略。在准备练习中,大家都想到了牌的摆放位置问题,即最好不重复翻。有以下几个策略
A. 第一人把所有的牌竖置,把翻过的牌横置,依次进行,达到不重复翻的目的
B. 第一人把所有的牌排成1行,每个人按既定顺序只翻1张,并记住牌,这样第一轮翻完所有的牌,第2轮需要翻2,则原先翻到2的人立即报告;B方案理论上可以经过26次(2轮可以全部翻出)
C. 13张牌设想成按序摆放的3*4的格子,每翻一张立即依据牌的大小,把牌摆到指定位置——这样,第一轮实际已经完成排序,第二轮可以依序全部翻出 -
我们队当时讨论的是第B策略,结果采用A策略的队完成的最快——因为我们当中有人忘了自己翻的几号。其实最好的策略是C策略;但是实际比赛中人很容易紧张,一紧张就忘了前面的策略,还有人放错地方——需要思考的东西越多,越容易造成错误及错误的积累
-
多人一鼓:有一个鼓面上面系有12条绳子,队员合力绷紧绳子后用鼓面抬球10下,用时少的队获胜。
——这个项目的问题在于合力。①调整队员的男女、身高站位;②三力平衡和四力平衡都比较稳定,因此只需要三个方向或四个方向各安排一个男的,其它方向的根本不用用什么力;
——操作中,我们一遍成功,非常快!
第四环节 找数字
-
和翻牌有类似的地方
①教练准备了30张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个图以谐音或文化内涵暗示一个数字
②这30张卡片散落在一个圆圈内
③每队选出一个人进圈按123的顺序捡拾卡片
④捡到错的教练会提示错,需要放回再找
⑤60S内按序捡完30张卡片的队伍获胜
⑥其它队员不得触碰卡片,触碰-5s,只能在旁边提示
——这个游戏在操作中的主要问题在于卡片信息和数字的对应关系:比如提示我们毕业了——18岁;蚕丝——4;溜冰——6;石头——10;石器图——17;兔子耳朵——2;小女孩——豆蔻年华13;上世纪——20;2:00 PM——14
——后面我们看到其它队用手机拍照了我们才后知后觉拍照后先讨论含义,之后就是看队员的手速了。
感慨
成人的世界,真是少了游戏的趣味。
狗还需要经常溜溜呢,这样的活动,多参与几次,笑得会更加单纯
备课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计划,选择一个主题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做一个PPT,进行美化,并进行展示。
教育云平台培训
这个平台好在有海量资源,并且免费,比百度文库并不差。但是资源检索与评级筛选很差。整个平台大多只是为了“一师一优课”活动,日常基本没有活跃量,用户之间也鲜少互动。
至于课堂互动软件以及OTO软件人人通,功能大多华而不实,同类产品中,希沃白板和自家的硬件兼容性和交互性都非常不错,迭代更快,也更为市场所青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