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之途

作者: 铅笔芒种 | 来源:发表于2020-08-16 08:31 被阅读0次

最后一章《与宇宙相和谐》。

稻盛先生解释人生角度很有特点。一个是命运,一个是因果。前者与生俱来,后者给与了人无限努力的空间。二者综合作用在人身上,可以天胜人,更能人胜天。因为有命运的左右,所以很多时候仿佛人是无能为力的,稻盛先生建议放长观察的时间,以年甚至多年甚至一辈子作为观察时间,则因果律的作用就体现出来。非常努力得非常努力之果。他还举了京瓷集团组建新分公司京瓷美达的例子。

稻盛先生的解释看似在心的范围内,但又与行动脱离不开,是要非常努力的行动才可以,这样就把心力和人力连接起来。佛家说佛法在人间,也是同样的道理。用心力给自己信心,从信念里获取源源不断的动力,用行动予以证明,一直证明下去,直到目标达成。如此在良性循环里发展。这样获得人生的意义。

稻盛先生同时强调,获得止于物质、知识、能力都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品德的培养和提高。这是他65岁退二线而皈依佛门,还入寺进行了短暂修行的原因。虽然佛法不是一切人的信仰,然而涵养品德确实应该是一切人都应该践行的。人心向善,在离开尘世的时候,做一个更好的人、更高尚的人,于己于人,都能是愉快的。

品德的培养绝非一日之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品德培养需要终身践行,永无止境。对于爱求成的人而言,对于可能因为退步而焦虑的人而言,漫漫长路毕竟艰难,有时会因为道阻且长而失掉信心和行动力,稻盛先生因此说:“无需完美,贵在坚持”。有退转也没关系,慢也没关系,只要做,就好。“悟道前,伐木、运水;悟道后,伐木、运水。”他还引用本国禅语说明。品德培养在内心深处,不一定都在外面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上。耐心地做好身边简单的事,一样砥砺品德。事实上,当在品德方面有了真正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即使仍然做一样的事情,感觉也是大有不同的。大抵是,品德修养达到更好的层面,有更多的行动力,有更多的愉快感,有更少的比较心,有更少的抱怨情绪。哪怕是从取悦自己的角度考虑,也应该追求品德的进步。

读到书的最后,就理解了作者取《活法》为书名的缘由。这是作者的人生观,也是方法论。这是作者的活法,也是作者希望更多的人能选择的活法。“我们每一个人理解各自肩负的崇高使命,贯彻做人的正确原则。我相信凭借这种“活法”就一定能够迎来光辉灿烂的明天。”怀着真挚的感情和殷切的期望写下的文字,一定能给更多的人带来触动和改变。书能被认可为日本第一励志书,并且被翻译被广泛分享,原因就在此吧。

相关文章

  • 和谐之途

    最后一章《与宇宙相和谐》。 稻盛先生解释人生角度很有特点。一个是命运,一个是因果。前者与生俱来,后者给与了人无限努...

  • 100涂途图008

    静心随笔,随心而涂。 途之而法,途之而结,途之而进。 进而导图,思维随之。

  • 书法家杨凡采风路上|书道情深见“和美”

    和谐之美,美在自然;自然之美,美在和谐。和谐的自然,宛如一幅幅优美的素描画,是那么的醉眼、醉心。 和谐之美,美在和...

  • 《绿里奇迹 》- 生命的归宿

    我们每个人都会走上绿里之途,谁也逃脱不了。绿里之途就是死亡之途。 总共电影是三个小时的时长,似乎有点太长了哈。故事...

  • 孤.独

    孤独 孤独 一人之路 独行之途 一念起之 身在心途 …… 呢喃之声……兀自言语 ...文心表象...

  • 372.囧事系列(一)接错显示器

    2019年5月14日,星期二,晴 几年前,徐峥导演的《人在囧途》、《人在囧途之泰囧》、《人在囧途之港囧》等系列电影...

  • 心净则洁,心洁则幸

    心之所向,幸之所惘。心之所勿,幸之所途。

  • 唐豪训

    和谐篇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谐,是为人之根本也。东周之赵国...

  • 《小马宝莉:友谊传奇》序章 回忆之前的故事

    在小马利亚,有一棵和谐之树。它掌管着永恒自由森林(简称无尽森林)所有的植物。和谐之树也是发现和谐之元的地方,它们拯...

  • 观《人再囧途之港囧》

    当初看《人在囧途》,爆笑!再观《人再囧途之泰囧》,也笑了!这一次,又赏《人再囧途之港囧》,心里却千滋百味,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和谐之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ft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