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3-21

2019-03-21

作者: Dipperin | 来源:发表于2019-03-21 18:02 被阅读0次

古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经历了2018年行业内的疾风暴雨,2019年开春以来,区块链行业似乎已经回温了不少,摩根、Facebook、IBM等投入稳定币,主流币价也有一定程度的回升。

区块链技术发端于数字货币,自2009年以来,数字货币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区块链技术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刚刚过去的2018年,区块链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暴涨与关注,也经历了最大规模的暴跌与撤离,同时还承受了比特币现金分叉、多个STO项目被叫停等各种折腾,可谓是行业历史上戏剧性与曲折性最凸显的一年,对于各行各业来说,都是一个难忘的年份。

在一定程度上,行业的起伏并没有阻挡行业的进步,目前,世界各国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都高度关注区块链的应用发展,展望未来,至少有如下几点重要的趋势:

首先,围绕区块链性能、隐私安全、可扩展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将不断涌现,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应用将逐步进入视野。针对区块链性能问题,一是DAG,即有向无环图方式,例如区块链与物联网创新项目IOTA采用DAG技术使得区块链系统的可扩展性不再受到区块大小限制,仅取决于网络带宽、CPU处理速度和存储容量等限制;二是优化共识算法方式,其代表是PoS共识算法通过保持多中心情况下减少参与共识的节点的方式以获取性能的提升;三是链下扩容方式,比较典型的是闪电网络、雷电网络等创新技术提高区块链处理交易能力,实现即时确认、低费用、高吞吐量的支付。至于区块链技术中隐私保护问题,业界提出了混币、环签名、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多方安全计算等创新技术方案。还有区块链可扩展和互联互通问题,业界已经提出了很多跨链的解决方案,在此就不一一赘述。毫无疑问,随着学界和业界对区块链研究不断深入,将会有更多的区块链技术创新成果不断落地。

其次,区块链相关标准研制工作将得到进一步重视,一系列相关标准有望加快推出。我国在区块链相关标准建设方面已有一定基础,部分标准化组织、联盟协会、研究机构已将区块链标准化提上议事日程,开展了组织建设、标准预研等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区块链技术架构标准方面,首个区块链标准《区块链参考架构》于2016年已经颁布。2018年1月,《信息技术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参考架构》作为区块链领域的首个国家标准获批立项。区块链安全标准方面,2018年4月,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了对《区块链安全技术标准研究》项目立项评审工作。2018年11月,《区块链平台安全技术要求》行业标准正立项并起草,将明确区块链平台面临的主要威胁和安全体系架构。

另外,随着区块链技术不断发展,产业链不断完善,社会认知逐步提高,场景日益丰富,区块链应用效果逐步显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块链率先应用于如跨境支付、数字内容版权、电子存证等天然数字化的场景之中。跨境支付方面,支付宝推出首个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汇款服务;数字内容版权方面,百度,360分别上线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原创图片认证平台——图腾、图刻;纸贵科技构建了专业的全类型版权存证平台;腾讯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游戏道具等虚拟数字资产确权和保护。电子存证方面,杭州上线全国首个电子证据平台和司法区块链,解决电子证据存取证难题;北京互联网法院在受理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的案例中使用了区块链取证存证技术。二是区块链应用于传统行业多方协作场景中。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和可追溯降低参与各方信任成本,提高了协作效率,在供应链金融、溯源等需要多个参与方协作的业务领域的得以深入应用。例如,腾讯推出了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并已经有多个项目落地。京东“跑步鸡”项目,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溯源跑步鸡养殖、屠宰、检验检疫、仓储、运输全程信息,并可通过APP查询,形成全流程追溯信息数据闭环。

最后是区块链产业规模仍然有一段快速增长期。根据国家工商总局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中专业从事区块链底层技术、应用产品、技术服务方面的企业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我国提供区块链专业技术支持、产品、解决方案等服务,且有投入或产出的区块链企业共425家,产业规模达到4.5亿元。2018年,大型IT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区块链,初创企业进入井喷模式,投融资频次及额度剧增。随着国家有关部委规范行业发展相关文件相继出台,全国各地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据预测,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迅速拓展,人才、资本和技术资源向区块链行业不断汇聚,2019年具有投入产出的区块链企业将会超过600家,产业规模有望超过8亿人民币。

当然,作为一个区块链从业者以及爱好者,我们既要仰望未来星空的美好图景,还要看到眼下的泥泞与坎坷。区块链经过十年,从无到有走到了今天,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正在引领全球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有望成为全球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策源地”,但是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也是区块链未来可用、实用,并且成为主流应用必须要克服的问题。

一方面现有的区块链的性能难以满足用户需求的日益增长,拥堵的网络及缓慢的交易速度都是目前面临的巨大问题;另一方面智能合约的编写必须使用其特有的编程语言,提高了技术门槛。此外,智能合约的安全极大依赖于合约代码本身,容易受到黑客攻击;此外,当前区块链项目大多为无侧链的单一主链,其共识算法唯一,处于孤岛状态的区块链通信极大程度的限制了区块链的发挥空间。

技术的使命在于克服问题,区块链领域固然还存在着很多待解决的难题,但是技术进展的步伐却在加快,毫无疑问这也会带来区块链下一阶段更多的突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3-2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ic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