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思南,一座悬挂于乌江中段崖壁上的城市。客居思南,恍若回到三十年前,四十年前,五十年前少小时光。思南与我的故乡重庆一样,都是江河奔流,山峦绵延的城市,很容易产生一种人文地理上的认同感。房屋依山而建,道路盘旋而上,出门爬坡下坎,夏日骄阳如火,人格坦荡耿直。开门见山,不掩不藏。
思南从乌江桥算起,街区由低至高共分四个层次,房屋建筑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如果从平面的视角看,有点杂乱无章,无规无距,但从立体美学角度观察,会领略到丰富多姿的妙处,深巷,斜坡,陡梯,悬屋,吊楼,美不胜收。城中有著名的乌江博物馆,中国第一个把大江文化纳入收藏展出的城市。馆内还有具有浓郁思南少数民族风情色彩的民俗展览,极富黔东北农民武装起义英雄传奇的号军历史陈列,让人能够直观的了解到千百年来在这块土地上发生过什么,人们都在怎样生活。思南师范和思南中学都是这里的百年老校,至今保留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纯正的学习风气。前者把优秀的学人留在了乡里,后者让更多的翘楚迈向了世界。
近现代历史上思南人才辈出,影响和改变着周围和世界。中国工农红军著名高级将领旷继勋将军,出生于思南一游医家庭,从小随父奔走乡里为人治病,饱览百姓痛苦。一次外出突降大雨,见少数达官贵人戴笠撑伞,大多穷苦百姓衣衫褴偻,无处躲藏,便立志将来要让每个穷人下雨都能带上斗笠。其后加入川军,枪林弹雨中当上师长,后率部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任红六军、红二十五军军长,转战川、鄂边地,威震四方,后因不满张国焘的专制,被怨杀,时年仅三十八岁。后毛泽东亲自提议为其平反,将军得以正名。另一位思南人杰即现任国家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上将。这位出生于乌江岸畔贫苦农民家庭的儿子,将军之路极富传奇色彩。当兵时曾独自枪击手刃山林野猪,为民除害;后又参加昆明军区大比武荣获第一。中越自卫反击战将军以副团长之职奔赴前线,以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把握战局,抢得先机,取得连胜,震惊朝野。草根将军成长之路实为不易,但每每关键时刻总有贵人相助,看似偶然,实则名至实归。
在思南过着简单而质朴的生活,有一种久违的愉悦。每天清早都会在清脆的群鸟鸣唱中醒来,然后又是校园里喇叭传出的好听的乐曲声音,这种氛围极易使人回到尘封已久的岁月。天晴城里道路灰尘大,但雨后空气异常纯净。城不大却有数不清的小吃店,粉啦面啦,饼啦粑啦,都是那种价格不贵,上口不愿丢的勾魂物。住在城里也无需刻意锻炼,逛一趟街,买一次菜,几上几下,脚跁腿软,什么含义都在里面了。观世居这里的人,大腹便便者少,精干健硕的多,是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