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又布置作业了。这次是制作海报,介绍一样喜欢的动物。我在微信班级群看到作业通知时,刚结束本周第三天的加班。回家路上就立刻盘算起来:孩子喜欢狗,就给他做个小狗的海报,明天利用中午午休完成,这样不耽误时间。
忽然一条微信跳了出来:“今天放学后陪蕾蕾做作业,小东西写完最后一笔,把错题订正本往我面前一推,跟我说'老妈,我作业完成了哦,接下来是你的作业了!'老娘当时感觉快要吐血哦BLABLABLA”
我一下子被朋友的话戳中了。对呀,这是谁的作业呀?!我在做什么?及时交付作业是为了什么?——应付老师?得到一个配合工作的好家长形象?为了自身的外部评价系统不受损失?

但作业本身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让孩子利用已学习的知识去尝试完成一项任务。而这项任务应该是他有能力解决的,或者通过适当探索和努力可以达到的。
那么现在这项任务孩子能完成吗?答案是肯定的。既然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合理的,那我就该好好执行,让作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回到家后,我询问女儿是否知道幼儿园布置了作业。得到女儿肯定的回答。(此处再次显示老师的负责)然后同她一起讨论海报介绍什么动物、选择它的原因、分几个方面去介绍它。小家伙明确表示最喜欢的动物是狗。然后让她说原因的时候,孩子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小狗可爱呀!”我就进一步启发“小白兔也很可爱啊,还有什么原因吗?”“狗还很聪明,能帮助我们做事情……”就这样,靠着启发思考和帮助归纳,再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我们一起完成了海报的内容。接着再继续讨论用什么方法来呈现。在具体制作前,我们明确了各自的分工,孩子负责找小狗图片并把它剪下粘贴,我负责把介绍内容简单的逐条写在海报上,最终顺利完成了作业。
通过这次作业经历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代劳行为。为孩子代劳,许多时候是因为想偷懒。觉得孩子做不好,或者做得太慢。许多家长在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会“强迫症”发作,完美主义附身,对孩子的行动每一步都横竖不顺眼。
真的很有趣,这种挑剔随着孩子年纪渐长也逐渐升级。学步时,孩子晃晃悠悠的迈出一步,都想向全世界宣布。全家人围着欢欣鼓舞:这孩子,步子稳当,将来说不定能当世界冠军!可当孩子渐渐能独立完成一些任务时,我们却变得不信任起来,带着挑剔的眼光:这个字写得不端正,重写一遍、这里句话背诵时少了一个字,重背一遍、这支曲子不够流畅,重弹一遍……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这些“善意”的督促如影随行,孩子也对家长形成了深深地依赖。“妈,我的书呢?”“妈,帮我检查作业!”“都怪你没有提醒我,今天红领巾没有带!”“都是你没有给我复习这里,考试考到了,我没有做出来!”
许多家长在朋友圈里疯传,陪娃做作业我像是在历劫;给孩子复习功课,我成就了十八般武艺;陪读家长分分钟血压飙升,气到吐血;……带着绝望、焦虑和隐隐的炫耀。仿佛不嘶吼到嗓音嘶哑,陪伴到倒地不起,就不足以建立起好家长的人设。

真的需要这样吗?我想变成这样吗?可以不这样吗?
作业、作业!这是谁的作业?这个作业该由谁来做?谁对作业负责?谁来评价作业?
大部分家长都应该记得,最初我们都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么作业是孩子的,应该由他自己完成。作业完成的怎么样,责任也在孩子,应该由他自己承担。人生是孩子的,应该由他自己把握!
那是不是就当甩手掌柜不管了吗?当然不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那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不管呢?只是我们该弄清楚管什么。
曾经看过一则报道,上海市教委曾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开展了“小学低年段汉语拼音学习效果”的专题调研。调查显示,到二年级结束时,儿童能正确拼读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会查阅字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调研组还对学前是否学过汉语拼音或课外是否参加汉语拼音补习的学生进行比较,发现入学前是否学过拼音、课外是否参加拼音补习在入学初期对测试成绩稍有影响,这种影响到二年级期末逐渐趋于消失。
我私下分析原因认为英语,汉字、拼音其实都只是一个学习工具,即使一时“抢跑”领先,待其他孩子水到自然渠成掌握后,优势也就失去了。
有位教育学家说过———好的教育的实质不是教,而是引导。尤其对于陪读家长而言,学校的教育是正规化、系统化的,我们并没有老师专业,包办代劳的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造成孩子的困扰。

回到管什么的问题,其实许多家长都有意识到了,要对孩子进行能力培养。那什么是能力?
古典老师对此做过解析———能力三核的概念:做成一件事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叫做能力,而能力分成三个部分:知识、技能、才干 。所谓知识就是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概念、做事情的流程,通过学习记忆而来。技能是指我们能熟练操作和完成的一系列动作,通过训练而来。如写作、解决问题、 英语、信息搜集、时间管理;才干是我们通过大量练习,内化到无意识使用的一些技能、品质和特质,是先天天赋和后天大量练习的混合,通过大量训练,从技能内化而成。比如说:乐观、幽默感、直觉。(以上摘自得到古典的栏目的文字版)

根据古典老师的解析,我反思了自己在女儿学习英语和汉字以及完成学校作业各项问题的态度及方法。决定以后要做到:对“白板”的内容注重检查她知识记忆程度;对已学过的内容,着眼于观察她的灵活运用能力;在陪伴的过程中着重鼓励培养她的学习热情及探索精神,争取让其所学的技能得到内化,便于在将来学习和生活中能达到任意提取和知识迁移的效果;最后控制好自己,该放手时就愉快地放手,做一个60分妈妈!
最后引用去年全球奖金最高的教育奖项“一丹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在 TED演讲 题目所说的,教育的关键要让孩子相信,他拥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力量。
为母之路任重而道远,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