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能得到什么和自身能力基本匹配,读书也是想通的道理。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每封信都蕴含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但我今天读第14-26封,就有些消化不良了,洛克菲勒超出常人的智慧和商海的金玉良言,在我没有体会的情况下做不到感同身受。
只能随着能力提升,再次拜读和吸收。
对今天所读内容,我感受比较深的是第18封信《信念是金》提到的:
每个人都是他思想的产物。
想的是小目标,就可预期成果也是小的。想到伟大的目标就会赢得重大的成功。
而伟大的创意与大计划通常比小计划要来得容易,至少不会更困难。
对每个人都是他思想的产物深以为然。
原来不知道有这种说法时,隐约发现有些同学(尤其是从小生活比较困难的人)较其他人会更消极一些,容易认为自己不会有什么好运气,基本不会主动争取机会,现在毕业多年后,生活仍是较其他同学更普通。
现在想来,较消极的同学从小可能受到的消极影响较多,所以他们也持有了比大部分同学更消极一些的思想。
在我考研时也吃了不敢想大目标的亏。
爸爸妈妈希望我到北京,我固有的思想里不敢想清北、北理这些有名气的学校,还有一个想法是想考公费研究生,不希望再花爸妈的钱。
结果如愿考上了北京一所极普通的学校公费研究生。
如果换做现在的我,一定将目标定为清华,哪怕考不上,将格录取也好过第一志愿就是一所普通学校。
研究生花的那点学费,比起毕业后的机会,不可同日而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