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简单说·意思:教会孩子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让孩子学会思考,乐于思考,让孩子变得快乐。
比如在小学阶段之前的孩子,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角色扮演:玩偶游戏、找办法游戏…这些方法在正面管教中常出现。往往也是需要我们多练习、不断练习……成为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变成自己的语言,更好的与孩子沟通。
这里有一段对话,当孩子和他人发生矛盾,我们可参考步骤:
①问题是什么?(你们现在出现了什么问题?)
②感受如何?(你们俩的感受如何?分别是什么感觉?)
③怎么办?(谁有办法让你们俩都高兴?)
④行写出这些办法
⑤如果不管用,那么我可以试试不同的办法,直到找到解决办法。
⑥告诉孩子这个为就叫做(分享)、(宽容)、(协调)……
(注:我们与孩子相处中不要过多的评判孩子,学会聆听,还有的方法吗?你满意吗?还有吗……)
(忌:用贿赂的方法与孩子沟通,你只要表现好我就答应你的条件,这样孩子会变得被动)。
今天我重点分享攀登与儿子的对话:
关注点:考虑事情的的后果(学会考虑后来的事,如果怎么样,后来怎么样,培养提升孩子自身的责任感)
比如玩游戏/父母想孩子少玩游戏,如何与孩子沟通,让孩子自身引发游戏的后果,从而做到有自律。
第一点,明确玩游戏不能当成一种交换。(比如,父母叫孩子做事情,孩子说,我做了你就给我玩游戏。)在这种被交换的情况下,孩子的主动性就会被破坏了,应该让孩子意识到,玩游戏是件危险的事情。
我们来一段对话:
爸:你知道爸爸为什么担心你玩游戏这件事吗?你觉的这样玩会有什么后果?
孩(互动):眼睛会坏……
爸:你希望自己上小学带眼镜吗?
孩:不希望。
爸:除了这个之外还会有别的后果吗?
孩:学习成绩。
爸:你想知道爸爸担心的心果是什么?(调动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参与讨论)担心玩游戏成瘾,一旦玩成瘾,就会很难控制自己,失去自控力,这个人什么事也做不成,从而被游戏控制)
总结:作为父母应该信任孩子,而不是评判,在他表现好的时候给予鼓励、正面的的鼓励(描述细节)而不是物质的奖励。做为父母应该正确教会孩子学会怎样解决问题,如何处理与朋友、家人之间的日常冲突,考虑事件的后果,理解别人的感受,与人友善,成为一个社会能力强、自信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