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是考验情侣最后的时刻。和平分手是一种应有的体面。而放下则是一种智慧。与对方的过往,从此封存,不纠结于过去,不沉溺于回忆。放下了,便也从容了。
这几天,被倪妮和井柏然和平分手的新闻刷屏了。这一对儿在娱乐圈我最看好的明星情侣,曾经那么恩爱的两个人,最终还是分手了。
他们撒狗粮式秀恩爱,好像还是昨天的事,可是忽然就宣布分手了。
▲倪妮、井柏然携手参加时尚芭莎的慈善晚宴
是娱乐圈太乱?性格不合?还是......真正的原因只要他们自己知道。
从他们的声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和平分手应该都经过深思熟虑!
▲倪妮和井柏然的分手声明
他们的分手就跟当初恋爱时一样,并没激起大风浪,也没轰轰烈烈引人注目,只是由双方工作室一起发布声明,像告知一场天气预报一样平静,风和日丽依旧,彼此还是朋友,互相祝福,带来不便深表歉意,并感谢关心。
普通人分手也是一样的流程,曲终人散时都觉得没有必要撕破脸,虽然说以后还是朋友,但都心知肚明这种朋友跟真正的朋友并不一样,至于道歉,也只是礼貌性对待罢了。
现在的普通人都很酷,分手谁也不拖泥带水,但是背后的苦只有自己知道。有很多人在前任面前表现的非常优雅体面,可是一个人的时候却疯狂折磨自己,将自己陷入崩溃的边缘。前一秒陷入美好回忆,下一秒就痛苦不堪,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见,还偶有伴随对复合的憧憬。
人前越若无其事,人后就越容易歇斯底里,这种表现可以统称为分手后应激障碍。在经历分手大型创伤之后,我们或多或少都要跨越障碍,才能复原。
这种障碍会让人变得非常神经质,情绪易失控,更易胡思乱想,甚至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
失眠多梦,干什么都没心情,还常常被一句话一首歌击中泪流满面,最怕走过曾走过的路,最怕看到甜蜜依偎的情侣勾起无数回忆,嘴上说着不想知道,但是会偷偷去看前任的微博朋友圈QQ空间。
哪怕分手表现得再云淡风轻,也还是控制不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倪妮取消了之前对井柏然的所有点赞,若是真的不痛苦不在乎,又何苦一个个取消,每一次点击都是在用回忆被刺激一下自己。
分手后应激障碍其实并不需要特别的干预,这种应激障碍在所难免,其实正是我们的身心都在重新适应分手后的生活才会出现暂时的不适,你的一切情绪都是合理的,及时发泄,好过在心底暗涌。
但你的痛苦悲伤和愤怒千万别走错了方向,有几件事是分手后应激障碍中要格外注意的,能否快速复原毫无后遗症,就取决于这几点。
01
往前看
生活状态从两个人突然切换到单身,我们的身心都还习惯性地停留在恋爱状态里,但这种回忆过去的现象还是不要过度频繁,
如果能把注意力和眼光放在现在和未来,多去思考分手后你要做什么,你有什么计划和打算,你会更适应这种变化,也更有可能从消极的情绪转变为积极情绪。
02
分手是两个人的问题
即便分手的原因已经讲得很明白,但分手后很多人还是会钻牛角尖,是什么让两个人走到如今这一步,也就在所难免会联想到自己有很多做的不好的地方,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自责和内疚中,变得越来越自卑。
分手是两个人的问题,不是你不好,也不是你不够优秀,是你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产生了矛盾,你可以反思自己,在未来的恋爱里调适自己,但千万不要把错误都包揽在自己身上,客观的对待分手原因和彼此的不适合,才不会放大分手的痛苦和伤害。
03
开放式对待分手
还有部分人的分手后应激障碍体现在想要迅速去整理两个人的关系,要么想立刻恢复到朋友身份,要么在思忖是否有复合的可能。
无论你用哪种假设去推演两个人关系的走向,其实都是在窄化可能性,并且这种窄化的思维方式常常让人感到失落,只要对方没有按照你的假设去做,你的预期都会被打破,情绪难免失控。
分手后其实最不适合立刻做决定,双方都需要时间去回顾和消化两个人的关系,也都处于并不冷静的阶段,所以,顺其自然,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去思考未来的关系才更现实,也会让自己的心态变得开阔。
最后想说,虽然懂得了很多道理,可未必真的能过好失恋的这段时间,但你依然可以盲目乐观一点,加州大学心理学副教授Paul Eastwick与西北大学心理学教授Eli Finkel的研究发现,其实分手后的消极情绪比你预期的消失的更快,那些你曾以为一辈子都过不去的坎,其实在不知不觉中都已经被你跨越。
这一切没你想象的那么糟,打起精神,再爱一次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