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毛姆早期的作品,描写了一个年届四十、生活安定美满的英国证券交易所经纪人,突然弃家出走,像是“被魔鬼附身”一样,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丝毫不在意生活的窘迫和肉体的饥病,而只是专注于绘画和艺术的表现手法。主人公性格怪异,一点都不招人喜爱。然而作者对于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情世故的主人公却充满了尊重,相反的,对于处事得体圆滑的一些配角的虚伪(比如主人公的原配妻子)却流露出不屑。

毛姆在这本书中探索了艺术的本质、个性与天才的关系,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摆脱世俗束缚寻求心灵家园的思考。主人公最后几年是在与世隔绝、宁静美丽的塔希提岛上度过的,书中对于这个南太平洋小岛自然民风的描写也很令人向往。《每天都是小春日和》中的老头儿俢一八十岁高龄的时候还驾驶帆船环游塔希提岛,不知是不是受了这部小说的影响。
我更喜欢毛姆晚年创作的《刀锋》。这本《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太古怪了,甚至有些可恨。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反映出作者本人成熟度的改变,以及随着年岁增长,对于不同价值观、不同生活方式的接纳。两部作品相同之处在于都表现出了作者对于真实、诚挚的人类情感的欣赏,对于冲破世俗束缚的勇气的嘉许,以及对于虚伪、浮夸、随波逐流的揶揄和不屑。
推荐指数4/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