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心:随遇而安

作者: 邢瑶 | 来源:发表于2018-08-14 22:14 被阅读44次
东坡心:随遇而安

东坡心:随遇而安

          ---------《苏东坡传》读后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宋,眉州苏氏有二子,长子名轼,字子瞻。轼幼勤学,比冠中榜,中年颠沛,晚年放逐之。子多情深,爽放之作。然其心淡然。故起承转合,始安如初。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当时年仅二十一岁的苏轼,便已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第。文采出众,政见独到。在苏轼面前的,可谓一条阳关大道。只是,这条大道的前提条件是:不可得罪当朝权势。封建社会黑暗的官场,得罪了权贵,尤其是宰相王安石一众人,便等于自断仕途,轻则革职流放,重则入狱送命。

此时,苏东坡随遇而安的心境便已初步显露。不出卖同僚,不阿谀奉承,不默默无闻明哲保身,官位随意,权势无心,一切但求问心无愧。于是,在熙宁1071年,为母守孝三年还朝的苏东坡大胆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堂堂正正,光光明明,然后自请离京,给气急败坏的变法派,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

我们不便谈论,在这一事件中同为“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但是他的新法,确确实实让我们看到了青年苏东坡,对于官场得失的随遇而安。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随遇而安的心境,在苏轼的中年体现得尤为明显。乌台诗案,可谓是苏轼仕途上最大的一次挫折。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对他发难,以致他被贬黄州。换做旁人,且不论自杀上吊,消沉总是有的。可是,这件事却成为了苏轼人生的一大转折。

在黄州的四年零四个月,他对于自己的人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思考。此后,其政治、生活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他的文学创作也由此登上了一个巅峰。“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从起初淡淡的失落,到积极进取,再到超然物外。可以说是随遇而安的心境造就了苏轼的变化,而他的变化更巩固了他随遇而安的信念。不纠结于荣辱得失,这是苏轼一生最大的智慧。

在黄州与佛印促膝而谈,在杭州研究东坡肉,在惠州修建苏堤……当初他最看不起的陶渊明,在这个阶段已经成为了他穿越时空的精神知己。他已经学会了在逆境中自得其乐。这不仅给他自身带来了解脱,也给他任职所在地的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福利。因为不用阿谀奉承,一心讨好上级以求回京,苏轼所有举措都是从百姓利益出发,直接上表到皇上太后,大胆提议。杭州的“安乐坊”、苏杭运河的疏通治理……每一件都是为民请命,在政治昏庸黑暗的宋朝,实为难得。

苏轼晚年的随遇而安,更是不用说。他一直在尽心尽力去打造一个自己的小庭院,以求远离是非纷扰。官场浮沉,流放贬官,都随他去吧。自爱妾朝云去世,他更是一心向道,以求长生。若非了解他人生的大起大落,此时的他与寻常人家的老人有何区别?

开豪放词之先河,书法绘画样样精通。璀璨如星的苏轼,对于我来说,从不是个陌生的人物。只是,此番林语堂老师的《苏东坡传》以生动的叙述,严谨的考究,有趣的轶事,让我在欢笑与感叹中慢慢走过了这位伟人波澜起伏的一生。

而随遇而安,便是我最大的获益。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

真好。

相关文章

  • 东坡心:随遇而安

    东坡心:随遇而安 ---------《苏东坡传》读后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水光潋...

  • 家事之花记

    花记—前言 我喜欢苏东坡,喜欢他的“随遇而安”,这种“随遇而安”其实不外乎就是“畅达”“苦中作乐”,无论是黄州、惠...

  • 随遇而安

    风物景致,自在一心。随遇而安,处处便可成景,何必拘泥一地? 特别适用于我等纠结症患者? 读东坡《记游松风亭》,心有...

  • 2021-11-23

    心无外物,随遇而安。

  • 慕敖学厨记之肉丝炒菜系列

    东坡先生在被贬黄州期间,随遇而安,身处逆境而不忘吃货本色,以常见之食材硬是整出一道浓香四溢的美食――东坡肉。为此他...

  • 随遇而安

    心无所属,所以随遇而安

  • 2020-05-06

    年少时觉得王安石了不起,扶大厦之将倾;慢慢的,觉得东坡才是最了不起的,不哀怨,懂得随遇而安

  • 随遇而安的心

    永远保持一颗十八岁的心,以及八十岁的淡然。 现在的小城里也有我的一盏灯,一个人,还有一个孩子,人最多的还是牵绊,因...

  • 心随我动,随遇而安

    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请不要用年龄和其他东西来束缚自己,年龄从来不是界限,除非你自己拿来为难自己。 不...

  • 随遇而安的心

    曾几何时, 喜欢四处游荡, 妈妈曾说, 我就是一个不喜欢着家的孩子。 曾几何时, 不知道家在何方, 曾几何时, 我...

网友评论

  • 朋小四:你好,我是朋小四,我看了你的文章,希望考虑一下有偿投稿,关注微信公众号:朋小四 ,向我投稿,另外在简书上发表过的文章可以投稿,但没有稿费。如果投稿未能通过,也可以关注并回复:渠道 即可以获得一份由我精心整理的投稿渠道,希望能够帮到你。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微信咨询我!微信:pengxiaosi520 请备注:投稿渠道

本文标题:东坡心:随遇而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pb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