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如果你高三那年,全世界的学校都消失了,那你现在会做什么?"
对于成新的父亲成国来说,高考是关乎于命运的大事。
1989年,成国时年十九岁。
刚刚走出农村,成国幸运地成为一名吃国家分配粮食的大学生。那时正实施户口制度,城镇户口是香饽饽,只有跳了龙门的农村大学生,才有机会拿到城镇户口,吃上皇粮,摆脱耕田的命运。
也是在那一年,家徒四壁,成新54岁的爷爷不堪重负,倒在了麦田里,再也没有起身。
身为家中长子的成国,挨家挨户四处筹款,一边为了父亲的葬礼,一边为了自己的学费。
"咱们村里的四奶奶,趁黄昏往我的口袋塞了一百块钱。红彤彤一百块,揣在怀里还热乎,那是当时我见过的最大面值的一张钞票。"成果抽着烟,吐出一缕细长的回忆。
成国是毛坝六队里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也是六队第一个离开黄土地的人。他缝在衬衫里侧的那张薄薄的城镇户口证明书,是村里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这张纸意味着他以后可以吃上城里商店供应的米粮,在城里包分配工作;他的后代们可以子承父业,不用像父辈们一样,在黄土地里辛勤工作,挣着少的可怜的工分,还要时时担心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被别人占去。
而那些没有跳过高考龙门的人,心里盼着拥有那张金光灿灿的纸,也有自己的办法。
小勇子两口靠养鸡发家,家底殷实,虽两口子都没能参加高考,但他们是村子里第一个盖起新楼房的家庭。听说可以通过一些渠道更改户口,小勇子一家立即决定把新房子卖了,住回鸡棚旁的泥屋子。两口子捧着一万两千元,喜滋滋地买了两个城市户口。
那个时候,一只鸡蛋只要五分钱。成新可以想象那一堆堆码好的鸡蛋像流水般折成两张薄薄的纸片,照亮两个年轻人的心。
虽然楼没了,但卖鸡蛋赚来的美好未来,让小勇子两口子乐歪了嘴。他们相信:只要有了城镇户口,受益的不仅是他们这一代、下一代,只要政策不变,他们家代代将会受到城镇户口带来的巨大利益。
有着城镇户口的工人的后代在工厂接过父亲的手工钳,穿上新的的确良衬衫,奔波于工厂的各个车间。同样的,农人们的后代印着农业户口,在广阔的土地上,躬耕着祖辈们的伟业。
大学毕业后,成国被分配到学校当老师。虽然有了城镇户口,稳定的工作,但是成国的一颗心还没悬下来。
成国认真翻了国家政策的小本子:只有女方的城镇户口才可以传承下去。
难道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城镇户口,还不能保证自己的后代远离耕种,还要一样寒窗苦读跳龙门才能改变命运?
幸而,工作一年,成国踏实上进,幽默聪慧,一位城里姑娘倾慕他的才华,决心嫁他。拿到结婚证的那一天,成国终于松了一口气。看着那张红面的结婚证,成国仿佛看到了孩子坚实光明的未来。
1993年,成新出生,择洪县发布了重大改革,取消了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的区别。
从此,农村户口也可以吃得上城里商店的粮食,到城里面打工挣钱了。
可是,小勇子家的鸡蛋再也回不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