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十讲之七教-好德

作者: 穆翕 | 来源:发表于2019-04-28 21:30 被阅读121次

    好德似与亲贤相近,只不过是客体发生了一点变化。但是正如我所说的两者是十分相近的,亲的贤者是一个符合儒家标准的伦理道德的人,而好德这是直接面对标准的儒家伦理道德。

    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那么就是提出这个好德并要遵守的主体,当然提出者是孔子,他究竟要将这句话说给谁呢? 

   我们回归到七教这几日解读的第一篇之中:

   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宽,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耻节,此之谓七教。

    在这里的上是什么?自然是统治者,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些话是孔子为统治者而写的,上好德,即居上位的人注重道德修养,那么,下面的人不会隐藏自己的观点。所以,这似乎是一种政治思想,也正是因此其魅力才令人寻味。

相关文章

  • 儒家十讲之七教-好德

    好德似与亲贤相近,只不过是客体发生了一点变化。但是正如我所说的两者是十分相近的,亲的贤者是一个符合儒家标准的伦...

  • 儒家十讲之七教

    在儒家早年不同于后世理学的纲常伦理,自有自己的一套礼仪规范以及道德观念,这些观念被总体进行概括之后,被称为儒家...

  • 儒家十讲之七教-谦让

    谦让似乎已经是这七教之中,我们最容易达到的一方面,同时也是七教的最后一教,此所谓“礼之用和为贵”。但也似乎是最...

  • 儒家十讲之七教-敬老

    此处的敬老,便可以理解为对于包括自己亲人在内的所有亲人的敬爱之情,在《孟子•告子下》之中提到了“敬老慈幼,无忘...

  • 儒家十讲之七教-乐施

    何所谓乐施呢?简简单单地可以理解为乐善好施,这也没有什么需要好解释的,我们只需要确定儒家所强调的乐施是什么意思...

  • 儒家十讲之七教-尊齿

    昨日已谈过敬老,实际上尊齿与敬老相当相似,尊齿便是尊敬老人的意思,因为尊即是重视的意思,齿呢,则是对于德高望重...

  • 儒家十讲之七教-恶贪

    何所谓恶贪,一定是符合于儒家最为基本的道德要求,简单说来就是不属于你的,亦或是你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你就不应去索...

  • 儒家十讲之七教-亲贤

    亲贤的意思便是亲近于贤者的意思,从其表面上来看可以很好地理解,但是我们所要关注的不过是贤的定义是什么? 在...

  • 儒家十讲之起源

    今日之问题可谓是老生常谈了,但作为儒家十讲的首篇,这样做是相当有必要的,因此我要再谈谈儒家的起源。 我们都...

  • 昭化德教碑及碑主张问惺

    摘要:德教碑,是儒家弟子为感念师恩、歌颂教绩,而树立的感恩颂德之碑。广元市昭化区有《敕授文林郎邑儒玉仑张先生德教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儒家十讲之七教-好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ks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