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叙事 在上一学期,我对新教育的概念是比较模糊的。自从寒假我认真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一书,我对新教育才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了新教育的十大行动具体内容是什么,怎样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加入新教育团队之后,我感觉最大的困难就是写随笔,还要求坚持不断地写。总感觉这是不可能的?哪有那么多可写的素材……可当我在江左新教育群里看到范校长,郑老师以及其他老师们每天写的随笔我真觉得他们太牛了,不可思议。她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所以每天有更新的文章,我都会认真拜读,当然,平时闲谈之中也会随时向他们请教,于是就决定自己也试着写写,但要从何写起呢?这又成了难题,后来,我无意中读到王瑞林老师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到了教师的随笔可以写什么,他在文章中谈到了适合教师写的几种体裁:
1.教育叙事:日常怎么做就怎么写,写课堂上的故事,写自己对教育的理解。
2.课堂教学实录:剧本对白式或叙事式都可以。
一、让学生读起来
那就先行动起来吧,做起来就好写了,于是我结合新教育的十大行动之一,先让我们班的学生阅读起来,我们读的第一本书是《木偶奇遇记》,刚开始共读的时候,有一些孩子不太愿意读,我就采取强制措施,当时,刚好是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月,在主题班会课上讲了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我就想,那就活学活用,用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来逼他们阅读,不读便罚读,让他站在讲台上读给全班学生听,他们谁也不想到讲台上来,于是就在课余时间读起来了。针对这件事我就写了几篇随笔《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等等。
二、让学生说出来
《木偶奇遇记》这本书读完之后,结合新教育的又一大行动培养卓越口才,我在班里宣布要开班级读书交流会,让同学们提前做好准备,可以分享读后感受,精彩句段,优美词语。刚开始,只有两三个平时较活跃的学生上台分享,后来我劝说,鼓励,越来越多的学生走上讲台。第一次交流会顺利开展,效果很好。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培养了学生的卓越口才,又给我留下了写作的素材,可谓一举几得!紧接着我们在班里搞读书漂流活动,连续读了《三毛流浪记》和《说话的橡树》两本书。经过这一学期的阅读训练,孩子们的读书速度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训练,也敢走上讲台了。
三、收获、成长、前行
常常这样记录,我收获着,成长着。“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行动论体现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就是专业写作。主要是通过倡导教师撰写教育日记、教育叙事、教学案例、师生随笔等。“写作就是一种思考,一种加工。教师仅仅站在大师肩膀上还不够,还要学会教育反思,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我会和其他新教育人一样,“真我,在行动中逐渐强大”。
总之,勉强成为习惯,习惯成为自然!让我们江左小学的每一位成员在践行新教育的征途中,携起手来,朝着明亮那方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