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同读《庄子》,一起做到”活动作业
同读《庄子》第十一天/有用与无用

同读《庄子》第十一天/有用与无用

作者: yan_mm | 来源:发表于2019-04-30 23:40 被阅读6次

《庄子》学习,按照统一进度安排,时间已经过半。回味十天学习的不懈坚持,内心有几分喜悦,也慢慢地对庄子敬仰之情与日俱增。感慨自己创造任务如此艰巨,还能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读《庄子》、写感受。高标准的结果是自我感觉有提升,对庄子的认识也越发深刻,尽管还有许多没能完全消化理解的问题,但我觉得,这些问题一定会在日后的生活体验中得以参悟与释放,到那时,或许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也未可知。

“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三围四围,求高明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

宋国有个叫荆氏的地方,很适合楸树、柏树、桑树的生长。树干长到一两把粗,做系猴子的木桩的人便把树木砍去;树干长到三、四围粗,地位高贵名声显赫的人家寻求建屋的大梁便把树木砍去;树干长到七、八围粗,达官贵人富家商贾寻找整幅的棺木又把树木砍去。所以它们始终不能终享天年,而是半道上被刀斧砍伐而短命。这就是材料有用带来的祸患。

读罢这段很有触动,对庄子的“有用”与“无用”之说,不敢苟同。在庄子看来,“有用”就会被用,而不得“善终”;“无用”却不被看好而得以“残喘”。庄子用树木之命运来告诫世人,为了尽天年,还是以“不才”而示人,长得丑点也没关系啦。

就像树木长到不同程度的就被用作不同的用处,所以有用之用并不是一种好的结果,相反,不成材的树,反而可以尽享天年。人也一样,长得丑的人,没有什么本事和能力的人,可被别人尊重,也可因被忽视而不被伤害,这种无用也是很好的结果。看似没用的东西得以延年益寿尽享天年似乎成就了个好事,是“无用”之大用。

我并不这样以为。“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在我看来,应该依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物尽其用”才是真正价值的体现。比如一个人,如何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一样,我们能为社会做些贡献,尽自己的能量对身边的人和事有所改变,哪怕是一点点,所谓“人类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无论是什么样的事,大事也好,小事也罢,都会是有价值的体现。

多年的观察得出:丑陋的人往往命运并不是很好。而一个长相美丽、帅气的人,给人的感觉就很会舒服,为人处事也都大度大气。长得好与不好,我觉着是一个人前世修来的福报之因果。福报大,长相美,一定是善事做得多,善心使然。我一直欣赏美好,赞美漂亮,写意人间之美,希望人间天堂环抱世界各地,就像我每次看到佛像,看到佛慈祥的面孔都会心生欢喜,都想早日成佛,所以还是慈眉善目给人的感觉更好,更让人信赖和爱戴。

当然,按照唯物辩证法,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我所总结的是大多数情况,其中,还会有些特殊例子,不可同日而语,一概而论。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山上的树木皆因材质可用而自招致砍伐,油脂燃起烛火皆因可以燃烧照明而自取熔煎。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任何物体,在世中存在自有其存在的道理和意义,不可以因为被用,就悲哀、可怜。物尽其用,实现了其价值,尽可能的让“有用之用”满足人类文明发展进程,那任何世间物体都是值得尊重和珍惜的。

相关文章

  • 同读《庄子》第十一天/有用与无用

    《庄子》学习,按照统一进度安排,时间已经过半。回味十天学习的不懈坚持,内心有几分喜悦,也慢慢地对庄子敬仰之情与日俱...

  • 最美的,就是那些被“虚度”的时光

    无用即有用,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庄子 Linda是个...

  • 解读《庄子》人间世 |有用无用

    庄子借石匠人与栎树的故事告诉世人:有用亦无用,无用亦有用。只不过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和立场不同而已,对别人有用对自...

  • 【日更打卡】5.3《同读庄子第十三天》

    今天同读《庄子》第十三天,因为假期白天游玩,晚间与朋友聚会喝酒,打卡质量不高,确实抱歉。 今天庄子借畸形的人叔本无...

  • 谈读书

    1 读书意义‍ 有人认为读书无用,也有人不屑于谈论有用无用。更有人以无用为傲,他们信奉庄子大而无用的观点。庄子说树...

  • 无用之为用丨《外物》章七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

  • “无用”可去补苍 天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有用还是无用?请借我一双慧眼吧:“无用”可去补苍天! 《...

  • 无用的知识,我们为什么还要学?

    01 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庄子与惠施有一场关于“无用”的经典辩论。惠施对庄子说:“你所有的言论都是无用的。...

  • “有用”与“无用”

    关于有用和无用我这样理解: 好多人做事常常是“有用”而为之,“无用”而不为。 庄子曰:“桂可食,...

  • 随庄子逍遥(9)热情似火

    《庄子·逍遥游》最会的话题是:有用和无用。 在别人眼中无用的,在庄子的眼中都有大用。庄子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人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同读《庄子》第十一天/有用与无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bm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