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初天麟易医风水玄学
附子中毒有哪些原因?临证使用需注意!

附子中毒有哪些原因?临证使用需注意!

作者: 初浩辰 | 来源:发表于2019-03-27 12:07 被阅读3次

附子在中医药的地位非同一般,究其因,源于其独特而显著的功效。但是此味药的使用应当引起注意,稍有不慎可能会出现中毒的反应。来自湖北省监利县朱河乡卫生院的崔桂波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找到了五个原因,与同道分享。

余初涉医林,屡用附子方于内科杂证,获验不少,教训颇多。今结合有记录的附子中毒案,浅淡附子中毒的五大原因。

药毒累积

附子有毒,一般常用内服量3~10g,大剂量30g。但长期大剂量应用,可致极量中毒。特别是年老体弱、久病多疾之人,排泄功能不全者,更易发生药毒累积中毒。

杜某,女,60岁。1987年11月9日诊。阳虚腰痛,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效。曾服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2剂,方中附子9g;肾气丸改汤合四逆汤加减5剂,方中附子30g。诊见嗜睡懒言,肢冷踡卧,入夜烦热,面如涂丹。此阴盛格阳证,投附子汤加干姜,方中附子45g,先煎1小时以上,服一二煎无副反应,第三煎服后10分钟,自诉头痛、舌麻,随即昏不知人,流涎,呕恶,汗出,口角抽动,急煎甘草30g徐徐灌服,2小时内恢复。

药物配伍

历代对附子的配伍应用,有深入广泛的研究,除配伍禁忌外,常与生姜、干姜、甘草相伍,既可缓解附子的燥烈之性,也可加强其回阳救逆、补阳温中、蠲痹止痛之功。特别是大剂量应用时,更应注意配伍,不可等闲视之。否则,难免中毒。

秦某,女,60岁。1986年6月18日诊:下肢膝关节重胀,有冰冷感,不能步履,舌淡,脉沉细。以寒湿痹论治,予薏苡仁汤减甘草加威灵仙,方中川乌、草乌各12g,服3剂后加至15g;续服3剂,下肢厥冷,川草乌各加至18g。药后全身麻木,昏厥不知人,2小时内渐复。后减麻黄加甘草,续服10剂无副反应。

炮制质量

余临床近10年,使用附子已不计其数,对因附子的炮制质量所致的附子中毒,有很沉重的经验教训。8例附子中毒案中,1989年4、5、6月各1例,是使用同一批进货,1990年3、4月3例,又是同一批进货。而在其前后所用附子,却少有发生中毒者。可见,附子的炮制质量,是附子中毒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它常与前四大因素相间为害,临床上稍有疏忽,就难免发生附子中毒。

钟某,男,33岁。1990年4月4日诊。冒雨劳作,感受风湿。形寒,头身困重,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濡,予加减羌活胜湿汤3剂,效不佳。舌脉同前,仍以羌活胜湿汤减甘草,加防己、苍术、桂枝、附子,方中附子6g,武火煎半小时,服药20分钟后,颜面、口唇、舌体、四肢麻木,行走不便利。两小时后诸症自除。余将剩下2剂附子捡出,嘱其先煎1小时以上,药后无麻木等症。

煎药时间

附子入煎剂,不论剂量大小,一般应先煎1小时以上,以减低毒性;或将煎剂煎1小时以上;不宜久煎的解表剂和攻下剂,也应先煎附子。病者易忘医嘱,特别是农村病人,对中药附子中毒认识不足,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煎药,医家要再三强调。

病体素质

人体抗病能力,以年轻体健者为佳。对附子中毒的轻重反应,年轻体健者亦然:耐受性强,恢复时间快;反之,年老体弱多病者,中毒皆重,且险症丛生,甚则祸不旋踵。

总之,附子中毒的原因很多,除以上所谈五因,还有药症不符、畏药情绪等等。

临床上要合理应用附子,避免其中毒,必须细致辨证论治,肯定炮制质量,注意药物配伍,强调煎服方法,重视病体素质及药毒累积作用。

相关文章

  • 附子中毒有哪些原因?临证使用需注意!

    附子在中医药的地位非同一般,究其因,源于其独特而显著的功效。但是此味药的使用应当引起注意,稍有不慎可能会出现中毒的...

  • 医案:附子中毒

    https://mp.weixin.qq.com/s/PjJd7b3JSXf4C-RcdVdI5g 上周,我写了一...

  • 吃中药后口麻、脸麻、心慌,可能是附子中毒了,绿豆汤是首选啊。

    撰稿 │医瞳君 医瞳君不知道绿豆为什么能解毒,尤其是解附子中毒,医瞳君曾经见过两例附子中毒的案例,今天可以跟大家分...

  • 附子中毒及解救

    研究证实,附子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等6种生物碱。这些物质有显著的强心、利尿、兴奋迷走神经中枢及消炎镇痛的作用,但其...

  • 三十四,附子及附子茯苓类方

    附子类方 东子: 附子之长:凡阴证,必用附子,此为定理,推之不移,摇之不动。附子性热,升温基础体温,凡低体温症,即...

  • 附子+甘草

    (附子, 甘草) 共20个方剂使用: 茯苓四逆汤,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麻黄附...

  • 少阴病篇小结

    少阴总览与纲脉证;少阴心肾脏;肾为水火之脏故有寒化,热化之别; 少阴寒化:1少阴兼太阳: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与麻黄附子...

  • 2019-03-16

    麻黄细辛附子汤 别名 附子细辛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 处方 麻黄6克(去节)细辛3克 附子3克(炮) 功...

  • 随笔(三〇五)

    学习《伤寒论》第305条 附子大辛大热,作为附子汤之主药,所治病证自属寒证无疑也。 仲师在上条304条谓:“少阴病...

  • 7月4号附子(续)

    1、附子中毒的感觉,舌根发麻,四肢末梢有一点点麻。严重的是躺在床上动不了,差不多是一个小时会恢复。中毒喝点蜂蜜水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附子中毒有哪些原因?临证使用需注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fz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