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王安石
穿新衣、戴新帽、吃水饺、放鞭炮,走亲访友、串街走巷、欢欢喜喜过大年,这些传统的却不失可爱的习俗像一张张年画印在我们的脑海中,串连成生命中一幅幅生动的画和一段段美好的回忆。

如果你问我最喜欢哪个季节,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冬天”。虽有春天的风、夏天的雨、秋天的太阳,但这都及不上冬天,因了“年”这个佳节,冬天拥有最旺的人气。每到过年,孩子们捧着奖状冲回家里,嚷嚷着讨奖赏,老人们却只张罗着往奖状和春联上涂浆糊,女人们穿着花棉袄带着围裙在厨房里忙着团丸子、包饺子,只待大门一开,在外工作的年轻人大包小包地回到家,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冲向门口,孩子们只管翻礼物,家里人忙着迎接,就这样,一拨接一拨,亲人渐渐地团聚起来。酒酣耳熟之际,家人们围坐在一起,嗑着瓜子,饮着茶水,聊着这一年以来各自的人生际遇还有来年的蓝图,心中既有感慨也有欢喜,伴随着炉火中那红彤彤的火焰,亦或是那一局局打不完的扑克……

儿时只道父母烦,长大方知行路难!儿时过年是“一年难求”,因为过年意味着美食、礼物、压岁钱和自由,最大的压力也就是那张成绩单,所以经常扳着手指过年,但假期里的自己往往是又懒又馋,讨人嫌弃;外出求学成为离家的分水岭,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在路上的人”,成为了一个需要“回家过年”的人,父母对孩子也变得宽容起来;工作之后,更是身不由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一路走来,跌跌撞撞,只盼着过年那几天,如倦鸟归巢般,回到那个能庇护自己的港湾,年迈的父母也只不过是从腊月开始扳着手指算着孩子的归期。

买新衣、送新帽、包水饺、放鞭炮,长途路上、携亲带礼、回家过大年,这是游子们的愿望,也是父母们一年来心中的等待。过去二十几年,父母用自己的付出给我们缔造了“过年”的美好回忆,之后的几十年,我们也要用自己的付出为亲人们创造美好的回忆。“年年岁岁家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对任何人而言,“年”,是旧的一年的结尾,是新的一年的开端,新年新气象,每个人都会以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或许,这就是“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真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