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营养理论之论述—-王伟

心理营养理论之论述—-王伟

作者: 武静Jessie | 来源:发表于2020-02-01 10:38 被阅读0次

心理营养是个简单的模型,正是这个模型的简单,才好用在亲子关系、亲密关系、乃至心理咨询中,而且不光好用还一用就有效:用在亲子关系上,关系就改善;用在亲密关系中,亲密关系就彼此滋养;用到心理咨询中,还能推动来访者迅速而深入的转化与改变。

心理营养大概是这样表述的,就像植物需要阳光空气与水,人的成长需要心理营养的滋养才能健康的成长。心理营养就跟生理营养一样,孩子的很多成长,只要给到营养就能实现,如孩子三个月翻身六个月坐起来、学会说话走路,都只需要生理营养到位,孩子就能做到;与此相类似,只要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孩子就能够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就能将其五朵金花都绽放出来。这五朵金花分别是:爱、独立自主、联结、安全感、价值感。而对应的心理营养包括:无条件接纳、重视、安全感、肯定赞美认同、模范。

你看,就这样一个简单、质朴的模型,相较于精分的客体、自体等模型,心理营养模型可以说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完善,如同画龙点睛,心理营养正是其核心所在。

不论是客体、自体,这其中主体间相互关系互动的核心,就是心理营养,收到了心理营养主体的能量就能提升,就有了转化改变的基础。缺乏心理营养,主体就会退缩,陷入自我保护或自我封闭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营养更接近于人成长的本质。

在代际互动中,亲代没有得到的心理营养,也很难给予子代。因此,作为亲子导师,就需要学习,能够给家长示范如何将心理营养做给自己的孩子、做给在场的家长。这样,相比正面管教、父母效能等一系列亲子教育模型,心理营养与他们最大的区别就是,可以让父母学习到、做得到。因为,不是用来做到孩子身上,而是父母学来先做给自己,做在了自己身上。恰恰映衬了一句话,要想改变别人,要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同样,作为咨询师,就要学会做来访者的重要他人,可以给予来访者心理营养,就能帮到来访者实现由内而外的转化。而这样的前提就是咨询师自己的成长,可以给到自己充足的心理营养。

这么看,心理营养不光是个模型,更是一个人、一群人成长的体系化模型,对亲子导师、对咨询师、对一个家庭、对一个组织莫不如此,代代传承。

而正是因为这个模型的好用,我自己在学习的时候,就喜欢反复的学习与咀嚼心理营养、五朵金花的相互关系,并将对此的学习思考跟其他的学习关联起来。

五朵金花中,我是这样在理解五朵金花,安全感、价值感是一个人内在世界的体现,联结与独立自主是与人发生关联的体现,爱相较于生命的体现。这些是不同维度来看一个人,因此,这五朵金花是彼此诸多关联的。

通过学习,安全感远比我以前认为的影响大很多,大的方面说,一个人害怕怕黑、不安、怕挑战、怕孤单等等,都是安全感的体现,小的方面说呢,一个人退缩、不愿意尝试、不愿意探索、保持拖延等等,很多都是安全感不足的体现。

而安全感的建立,就是由母亲的安全感为主建立的,而孩子与母亲的互动,很多都会体现在安全感的传递层面,一个安全感不足的妈妈,就会带出相似安全感的孩子。只有妈妈安全感充足了,就像踏实的大地,稳稳的承载着我们,孩子的安全感才能这样稳稳的建立起来。其实,稳稳的妈妈就包括,良好的夫妻关系、体现在妈妈情绪稳定、体现在妈妈给孩子很多动手的机会等等。其中,一个稳稳的妈妈就对应妈妈在个人成长上,会有很多的提升空间。

如果将妈妈带来的安全感比作大地,那由爸爸带给孩子的价值感,就可以比作蓝天。天地间一个大写的人,就是由爸爸妈妈两个人一起给孩子写就的。要以妈妈带来的稳稳的安全感作为基础,再以爸爸呈现出来的肯定赞美认同来一点一点的塑造出孩子的价值感。

如果说安全感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那价值感就是一个人安身立命,处世为人的基础了。我理解的价值感是这样逐层展开的,核心是自爱,中间是自我形象,外层是自信,而中间层与外层的自我形象与自信,又会在不同的方面有不一致的呈现。我们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对自己有些方面的很有能力,但不一定自信,有些人即是有了自信,但还是呈现出自我价值感不足,时高时低。

价值感的里层部分——自爱,跟无条件的爱相关联,如果孩子得到的是无条件的接纳、无条件的爱,孩子就能够学会无条件的自爱,否则,往往孩子学会的就是有条件的自爱,或是根本不爱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可爱。这样的孩子,即是以后能力得到了提升,他的价值感也提升不起来。

价值感的中间层——自我形象,跟父亲的认同相关联,孩子跟母亲从是一体关系到分离,而父亲的出现,就是让孩子感知到世界,促进跟孩子分离的关键。而跟这个关键相关联的概念就是界限,孩子就是在这个界限中慢慢的认识自己、确立自己的形象以及与外部世界的基本关系。而随着孩子自己能力的成长、与外界的互动,由自己能力带来的成长、与世界互动带来的反馈,就成为孩子自我价值的外层构建。其实,外层的这个部分是以里面两层为基础的。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是由他的自我认可程度决定的,不论外界对他如何褒奖,他自己不认可自己,都没有用。只有一个人自己认可自己,外界对他的认可才能被他接受到。

联结与独立自主是在关系维度上的体现,联结是紧密性、关联性,而独立性也是一个关系上的维度,同时,还体现着一个人的责任感、选择能力等。模范作为一种心理营养跟五朵金花都相关,作为外在言行的示范,可能会在一个人的独立自主、联结上关系更紧密,常常是父母是个怎样的人,孩子就是那样的。

而爱更是人或者是作为一个生命存在的根本,不管爱与不爱,都在。而在爱的呈现上,父母的模范往往更是行无言之教,一个模范的父母,就是孩子爱的激发源泉。

再翻过头来说,安全感到底是什么?一个孩子在妈妈身边,感到安全,就往外探索,感到外边的世界跟自己想象的不同,就退回来,看着妈妈,等安全感充足了,又会出去探索。当我们面对一些冲击,消化不了,如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口罩、感染人数、疫情严重性,种种信息让人消化不了,就都会冲击我们的安全感。所以,我将安全感定义成人的内在世界与外在认知出现差异或冲突,一个人就会陷入于恐慌之中。

这样的事情,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会经常碰到的,转学、搬家、升学、考试等等,也正是这样,安全感跟孩子的学习,跟孩子的专注力是紧密相关的。

问题是家长常常忽略了孩子这方面的需要,只看到了后面的结果,而没有看到前面的原因,孩子的安全感需要。而这个方面正有赖于妈妈提升安全感的同时,增加对孩子这个方面的敏感性,才更容易帮到孩子。

那很有安全感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样的妈妈是敏锐的、有弹性、有耐心的,处变不惊又柔情似水,相对照那些女汉子,对情绪不敏感,大大咧咧,虽然是啥都不害怕,但这样的妈妈很难给到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所以,说回来要给到孩子安全感,这项工作还真适合妈妈来做,处变不惊又柔情似水是不是难度高了?所以说,安全感这个心理营养是有性别特点的,适合女性来做,女性给孩子做安全感,比男性的作用要大很多很多。

所以,站在女性特点上来理解安全感,可以对安全感有更多的感觉。由于女性的生理特点,女性的安慰比男性有效。特别是女性的大脑结构,对于情绪的感知与整合,也远比男人更容易让人共情、同理。同时,我们学习了亲密关系也知道,安全感是女性在亲密关系中的最大渴望,多奇怪的组合呀。女性最适合做安全感的心理营养的同时,也最需要安全感。

相比,男性更适合做肯定赞美认同,这是提升价值感的心理营养,而男性在亲密关系上也最需要价值感,是不是巧合?也不是,价值感需要在安全感充分,在孩子与母亲分离的基础上做。这时界限,肯定赞美认同,这样的力量与视野,倒也是最适合男性,适合男性的大脑结构与关注点。

所以,简单来理解,安全感、价值感分别是妈妈、爸爸,可以帮孩子建立起来的五朵金花中的两个核心。而给出这两个核心的基础,一个是无条件接纳,一个是重视。怎么理解呢?接纳是父母与孩子彼此连接的基础,没有接纳就谈不上交流与沟通,彼此的连接就是中断的。(无条件相对有条件来说,对孩子的影响前面已经分析过)而重视,是对应去到对孩子的影响,你越重视孩子,孩子对你越依赖,越倾向于接受你的影响。(道理等同于受重要他人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看,无条件接纳、重视,是亲子关系的铺垫。安全感、价值感,分别是父母对孩子影响的核心,妈妈影响安全感、爸爸影响价值感。

相关文章

  • 心理营养理论之论述—-王伟

    心理营养是个简单的模型,正是这个模型的简单,才好用在亲子关系、亲密关系、乃至心理咨询中,而且不光好用还一用就有效:...

  • 心理营养理论探究 1.1版—王伟 苏玲 少斌编著

    心理营养是什么? 心理营养是个简单的模型,正是这个模型的简单,才好用在亲子关系、亲密关系、乃至心理咨询中,不光好用...

  • 关于赌徒的心理论述

    关于赌徒心理的论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赌徒心理的定义、赌博的原因、赌徒心理的演变轨迹、赌徒心理机制以及对赌徒的护理...

  • 心理测试:哪一只眼睛是狼的眼睛?测你在感情当中第六感准不准……

    幸福咨询:容格之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此来源于荣格的思想,所以在这里对荣格概念的论述较多。根据荣格的心理发展概念,...

  • 才而无行

    才而无行 “王伟于狱中上五百言诗,湘东王爱其才,欲宥之;有嫉之者,言于王曰:‘前日伟作檄文甚佳。’王求而视之,檄云...

  • 肯定欣赏赞美认同

    心理营养之“肯定欣赏赞美认同” 林文采博士在她的《心理营养》这本书里提到的第四种心理营养叫“肯定欣赏赞美认...

  • 管理心理学【9095】

    一、论述管理心理学研究的观察法。 二、介绍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群体沟通的障碍有哪些? 四、介绍菲德勒的权...

  • 听读《幽微的人生》导图笔记

    今晚补听了学友王伟老师的《幽微的人生》读书分享,心情难以平静,在感谢王伟老师精彩分享之余,对本书的主题(心理教育)...

  • 增强人际交流好感的六个心灵通道

    如何沟通是人际关系中核心部分,在人际关系理论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众多论述中,人性是主要论述对象之,,看来,人性...

  • 读书

    永远在路上,对知识的渴求是那样的如饥似渴,津津有味吸允着书中的营养。被书中的精彩的理论痴迷,被书中的论述所吸引。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营养理论之论述—-王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bt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