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传播与现代化的道路之争

作者: 石践者 | 来源:发表于2022-07-21 23:09 被阅读0次

    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
                            李录

19世纪的世界历史,有一条脉络贯穿所有国家的命运:要么主动进入现代化,要么被动进入现代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主导,其动力源是瓦特蒸汽机的发明,进而从纺织推动到钢铁、轮船,再到无线电、电话。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德国和美国为主导,其动力源是内燃机和石油的结合,汽车、飞机问世。自此,世界瞬间缩小,人、货物、信息在全世界范围流动,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大的市场。


处在现代文明边缘地区的国家,如非洲、印度、南美沦为完全殖民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日本则因主动选择现代化,快速完成工业化转型,而免于被殖民。可见,现代文明的传播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原本社会发展水平、文明程度高的农业中心,工业化速度也快;二是完全殖民地区,比未被殖民或半殖民地区发展得慢。比如,中国比日本晚,印度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则更晚。

此外,在这些历史关键时期,不同国家的最高领袖所做的选择,也会使遭受的境遇迥然不同。如日本的明治维新以及中国的慈禧庸政。1861年至1945年的中国,先后被庸政、外患和日本侵略耽误了近一百年,直到1949年才有了主导自己命运的机会。


进入20世纪后,现代化道路之争是这个时期的主题。20年代末,美国股市崩盘及其财政金融政策失败,使处于中心地位的美国历经一场绵延多年的经济大萧条,同时又波及至全世界。有的国家,如德国、日本,开始认为看得见的手更能解决眼前危机。因此,英美市场经济为代表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和如苏联的计划经济、德日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模式,出现争端,进而演化成惨烈的世界大战。二战和冷战结束后,英美经济模式取得彻底胜利。

中国自70年代末开始逐步转入市场经济,此后40年里,GDP增长100多倍,工业化、现代化速度迅猛。虽然与先进国家仍有一段距离,但已显示出全面追赶的趋势。

上篇:现代化有没有可能在中国诞生

相关文章

  • 现代化的传播与现代化的道路之争

    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 李录 19世纪的世界历史,有一条脉络贯穿所有国家的命运...

  •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

    现代化的本质和铁律是什么? 现代化的本质就是自由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相结合,造就经济持续,累进,复利增长。铁律是最大...

  • 没哦破坏

    一、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教育观念现代化(前提);教育内容现代化 教育条件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关键) ...

  • 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教育观念现代化(前提);教育内容现代化 教育条件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关键) ...

  • 金双江 启发一生的三本书

    《人的现代化》 1、现代化绝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生产设备、技术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制度的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必...

  • 人生的匹配无处不在

    走出原有的舒适区。 社会的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学校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教师必须的现代化。 教师职业的走向,必须...

  • 税收现代化之六:税制现代化的精神实质

    2018-02-04姚轩鸽税伦理 税收现代化之六:税制现代化的精神实质 【按语】相对于税制现代化的内涵与本质,税负...

  • 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

    现代社会要求教育要现代化。即教育观念要现代化,教育制度要现代化,教育的设施设备要现代化,教师素质要现代化。 现代社...

  • 农村发展令人揪心1

    我很小的时候,有个四个现代化的说法,其中与农村有关的,就是农业现代化。到底农业现代化是个什么样子,会给农民带来什么...

  •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

    《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概括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中国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现代化的传播与现代化的道路之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pv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