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创感时代,未来学校课堂发展新方向

创感时代,未来学校课堂发展新方向

作者: 未来课程智库 | 来源:发表于2018-11-21 09:43 被阅读15次

2018年11月18日,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中国教育智库网主办,教育部华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广东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承办,深圳市福田区侨香外国语学校、未来课程智库协办的第三届学校(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深圳站未来课堂分会场在深圳市福田区侨香外国语学校继续召开。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培训负责人答邦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高级工程师邱峰博士、深圳市福田区侨香外国语学校王君健校长、深圳城市学院课程与评价改革研究院宋承昊院长、华南师范大学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研发中心陈思宇博士与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中小学校长、教师出席了本届研讨会,共同探讨创感教育理念下学习方式变革。

领导致辞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培训负责人答邦崎代表本次大会的主办方为本次活动致辞。他说,深圳从来就不缺少创新,也不缺少未来感,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福田区的教育创新自然也是首当其冲,所谓“南有福田∙北有海淀”。相信今天的会议过后,在坐的各位嘉宾也将感受到福田教育的创新气息。当然,作为主办方,我更希望你们能将福田的创新理念带到自己的学校,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未来的课堂,让先进的理念在更广阔的区域范围内探索和实践。

主旨演讲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高级工程师邱峰博士做了主题为《思维可视化未来课堂》专题报告。她指出,未来课堂主要功能特征可以归结为“环境舒适、装备先进、操控便利、资源丰富、交互实时、教学灵活”等六个方面。

她认为,思维可视化是一种放射与辐射性的思维表达方式,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在未来课堂中,当学生掌握了思维导图的基本思路之后,对他们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将是终身的,比教给他们知识更加有用。

华南师范大学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研发中心陈思宇博士做了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双师课堂的考察与前瞻》专题报告。她首先从技术动力、减负功能、育人目标等方面分析双师课堂兴起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然后,指出双师课堂特征:个性化的教学理念、精准化的教学内容、自主化的教学方法、智能化的教学评估。并且还带来了两个特殊的小伙伴——机器人,现场进行展示和互动,引起阵阵掌声。

深圳城市学院课程与评价改革研究院宋承昊院长分享了《打开学习方式的壁垒》,介绍了“项目化学习”的全流程管控思维、“STEM学习”的跨学科统整策略、“设计型学习”的完型迭代模式、“探究性学习”的审辨探究程序、“体验性学习”的场景设计与工具应用、“表现性学习”的任务与评估设计、以及“互联网学习”的碎片式泛在学习方法等。会议结束后不少老师留步向宋老师请教。

深圳市福田区侨香外国语学校王君健校长介绍了《侨香外国语学校“创感教育”课程体系规划》。他首先指出,创感时代是对“后信息时代”的一种表达,是一个强调创造性思维和全局能力的时代,是一个认知要求飞跃的时代。然后,他阐释了侨香外国语学校的课程体系以三大未来竞争力(洞察力、创造力、表达力)为培养目标,以核心学科课程为基础,延伸四大类型课程形态,融入六大创感思维(设计思维、故事思维、统合思维、同理思维、游戏思维、意义思维)结合六种学习方式。

到此,第三届学校(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深圳站未来课堂分会场也就圆满结束,与会者均表示收获满满。此次研讨会虽然结束了,但是关于未来课堂的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课堂到底是什么样?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探索、实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创感时代,未来学校课堂发展新方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dq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