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否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我们能够对自己的人生掌握一定程度的控制能力?
L小姐工作的第六年,她在等待自己的机会,一个能够升职为科长的机会。从第五年开始,她经常处在情绪反复失控的状态下。有时候开心,也许是领导交代她一件很重要的任务,也许是学生又给她送了偶像代言的产品,也许是难得一次机会安排她出去访问。有时候低落,也许是发现接受的任务是别人挑剩下的,也许是一茬一茬的学生质量越来越差,也许是意识行业同行者年龄都比她小很多。
做任何服从性高于创造性工作的人,应该都常会有这样的感受,一面想着,就这样吧,混一天是一天,等着任务来,慢慢做,发展一点个人爱好打发时间算了;一面想着,不能这样,会被社会淘汰,不进步就是倒退,以后怎么给子女树立榜样呢?情绪也容易在自我放逐与精神恐慌之中反复波折。
有着类似感受的我们几个,一起抱怨过陈旧的管理思维,一起埋怨过复杂的勾心斗角,一起畅想过共同创业分散精力。但是,只要手上的工作任务稍微有一点挑战性,全副心思又转移到本职工作中,就像打鸡血一样,之前讨论的副业早就抛于脑后。不怕忙,就怕闲,闲下来就空虚、恐慌、情绪低落。
依附安排的工作性质,对我们的要求就是随时待命,随叫随到,指哪打哪。工作情绪也就只能是看天吃饭、等人赏赐,如果跟的领导属于少壮派、想干事业的,每天风风火火有无穷的想法与精力,我们这些做部下的人,也就每天能够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的搞事情。如果跟的领导属于保守派、维稳第一的,每天专注只和稀泥、只完成任务,我们这些做部下的人,也就精神萎靡、混吃等死的数日子。
有人在等待中消磨了所有激情,有人在等待中转移了关注区域。
L小姐是那种以为自己还未拥有上升机会,是因为自己太过清高、不混圈子,陷入混杂着自我埋怨与自我骄傲的情绪,但是只要圈子里面的人稍微对她和颜悦色一些,她又觉得自己机会来了,能够获得干事业的舞台,处于情绪激动与力量勃发的状态。
这样的快乐永远来自外界,永远无法做到和自己和解。
如果一不开心就通过购物消费、朋友聚会、出门散心,这样那样的外部力量缓解,就像受了伤,不愿意直面伤口下面还有一大片腐烂才是根源的事实,永远都只是在伤口的最外层涂上镇痛作用的膏药,暂时舒缓。治标不治本,这样的痛也就只能时不时到访。
做自己的主人很难,世界上几乎没有人能够实现这种目标。但是如果能够面对自己的情绪,就像关公的伤口,华佗告诉他需要刮骨疗毒,关羽忍住剧痛,让华佗扒开伤口,将伤口最深的地方暴露在视线里,只有找到病症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我们每个人带着显微镜去审视自己的情绪波动,理性地做出判断,到底是哪种微生物总是在我们情绪的培养皿中滋生。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私人感受就是,我们的情绪之所以不稳定,是因为我们的人生太不可控,作为人的能动性几乎被完全剥夺,唯有尽可能掌握主动权,才能将稳定的情绪赢回来。
庆幸的是,在把伤口摊开了反复琢磨后,我找到了病原体,也找到了医治它的药店,只是买药的路途遥远且艰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