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父山记

作者: 真没有冬天 | 来源:发表于2017-12-04 21:08 被阅读16次

冶父山记  胡晓斌

冶父山在庐江城郊,离合肥不过60公里的路程,只是由于历史原因,合肥市民对这座有着“江北小九华”美誉的山了解不多。2013年我在庐江挂职,得以多次来到这座名山,也深深的喜欢上这座山。

冶父山离庐江县城不过10公里左右,不过20分钟的车程。冶父山是国家级的森林公园,山上植被茂密,空气清新,庐江古八景之一的“冶父晴岚”,说的就是这里绝美的山景。冶父山的海拔比合肥人熟知的大蜀山要高出近一倍,爬冶父山才会有“爬山”的感觉。

翻开《庐江县志》,关于冶父山的记载有很多。首先,冶父山因人而得名。冶父即欧冶子,是春秋时的铸剑名家,据说他曾经在这里铸造过天下闻名的龙泉宝剑。山顶至今还留有铸剑池等遗存,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铸剑池也不复是当年的原物了。山顶的另外一座著名的寺庙——伏虎寺也是历史久远。伏虎寺是唐代寺庙,自唐敕赐孝慈伏虎禅师开山,历经兵燹,寺宇几度重修,巍然独存。唐代是佛教兴盛时期,那时寺庙可以说遍布全国各地名山大川,只是岁月久远,保存至今的所剩无多。伏虎寺得以幸存可以说非常难得。

在长江以北地区,很多有寺庙的地方都喜欢冠以“江北小九华”的名号,我不敢妄说别人的牵强附会,不过冶父山的“江北小九华”称谓是很有实至名归的感觉的。这里曾经出过三尊肉身菩萨。1995年,伏虎寺住持释妙山法师,圆寂四年,肉身不腐,依然双腿盘坐如生,衣衫整洁,肤色白净,肌肉富有弹性,似在闭目养神。这是江淮流域寺观中出现的第一尊肉身和尚,继我省九华山双溪寺大兴和尚、钟亭慈明和尚两尊肉身之后的第三尊肉身,现已装金供奉,传为佛教界奇闻,吸引着八方香客游人前来伏虎寺瞻仰朝拜。山下的实际禅寺里还供奉着一尊肉身菩萨——果安法师的肉身。据说,2005年这里出了第三尊肉身——释永森法师的肉身。这尊肉身如今安放在他生前曾多年工作、修行过的庐江县矾山镇祠山殿内。

一座占地并不大、海拔也不是太高的山上,不仅有两所寺庙——实际禅寺和伏虎寺,而且出过三尊肉身,“江北小九华”的美誉确实并非夸大的溢美之词。

这样看来,无论从历史人文角度还是从自然景观的角度,冶父山都值得游览参观,只是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冶父山一直不为更多的合肥市民熟悉,很有“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感觉。

在庐江人的生活中,新年第一天,冶父山有个新年撞钟祈福的仪式。如果这一天来冶父山爬爬山,为新的一年祈福,就可以在一年的时间里带着美好的愿望。

如今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了,更多的人向往千里之遥的旅游热点,费用多且不说,舟车劳顿的往往也能影响心情,而来冶父山却没有这样的弊端。

人人往往羡慕远方的风景,而对于身边的景物却往往习惯性的盲视。来冶父山,肯定让你不虚此行。

相关文章

  • 冶父山记

    冶父山记 胡晓斌 冶父山在庐江城郊,离合肥不过60公里的路程,只是由于历史原因,合肥市民对这座有着“江北小九华”美...

  • 冶父山我们来了

    冶父山位居皖中,春秋战国时期,欧冶子曾在此山为楚王铸剑,因曰“冶;环顾群峰三百六十四峰皆居其下,曰“父”;故名“冶...

  • 冶父山游记

    连日雨,一早醒来,欲雨还晴,欲晴还阴,天气预报没雨。风送凉爽,遂决定走出去。一行四人,前往冶父山一游。 ...

  • 校园的清晨 - 草稿

    初冬的清晨,云雾缭绕着冶父山,山头影影绰绰,山腰间白纱轻拂,极目天地之间,迷蒙似海天一色。 党校坐落在冶父山南麓山...

  • 秋游冶父山有感

    秋色萧萧意阑珊,日暮云起独依栏。栖凤谷中人迹少,冶父寺外钟声寒。老翁荷锄归来晚,小儿盛饭端膝前。莫道叶黄花已尽,自...

  • 清明小长假游冶父山记

    说起来,我上一次来冶父山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期间虽然好几次想着爬冶父山,却一直没有付诸行动。这一次刚好清明小长假,...

  • 双镇

    冶木河畔将军山,八角古城换新颜。赤壁幽谷鬼父工,天池冶海美名传。

  • 【原创随笔】游冶父山

    步步莲花听鸟语, 芊芊杉木诵梵音。 苍苍翠竹接天露, 泠泠泉水净痴心。

  • 冶父山爬行记:山的魅力在于心的安宁

    昨天,有幸跟着几百人一起爬山,有点新奇,虽然大家都爬了无数次冶父山,但对于我,这是第一次,不知道它有多高,也不知道...

  • 冶父山两小时游

    在床上躺了半天,把《知否》看了一半,下午上了一堂党课,发了一次真诚的发言。晚上,终于去爬了冶父山。 庐江真的是人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冶父山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jf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