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里,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是“黏人”,一些抗拒亲密关系的人也是因为受不了这点才一直单身,这样“黏人的爱”的背后其实也是关系里的“怕”。
在亲密关系之中,“我”和“我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永恒的张力,让两个人相互牵引。
爱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共振器,它会让人们对自己所爱的人感同身受,两个人变成一个共同的情绪单元。
你的快乐变成 ta 的快乐,ta 的痛苦变成你的痛苦。这种感觉会让人有强烈的归属感。而代价就是人会很容易被对方影响,受对方的限制。
当一个人对亲密关系感觉到不安全时,让“怕”主导这段关系,那就很希望对方能跟自己更亲近,以确认对方不会离开自己。而让对方不会离开的最好方式,就是把自己和对方变成同一个人。这种感觉就是“融合”。
融合的背后是“怕”
融合所要求的“你得和我一样”的感觉,也许缓解了孤独,却让两个人都死死绑在这样的关系中,失去了自我的空间。
在生活中,夫妻双方往往会因为一些琐事而争吵,比如买窗帘时,丈夫觉得蓝色的还看,而妻子却认为条纹的好看,丈夫质疑了妻子的审美,然后双方就“审美观”发生了争吵。
其实静下心来分析会发现,当出现意见分歧的时候,双方不是正视和处理这种差异,而是否定差异,并因此否定提出差异的人。
这种否定的背后,其实就是渴望融合,害怕分离。越是亲近的人,就越希望对方跟自己一致。
融合的两种倾向
- 主动的融合,表现为控制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对方必须要听我的,对方的一切都应该符合我的想法,否则我就会生气,要用我的方式来纠正对方的行动、感受和想法。
- 被动的融合,表现为讨好和服从
因为两个人是一体的,我就要一切听对方的。压抑自己的需要、愿望和想法,把两个人之间的差异当作是危险的事情,从而来保持两个人之间的一致性。
无论是哪种融合,都会让两个人之间缺少空间,最终损害了亲密关系。
好的亲密关系的标准,是既亲近,又给彼此空间,而不是把彼此绑得密不透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