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新年,微信上就流行抽签。有一年,我抽到了“温柔”:
可是,谁不是下意识地想靠近温柔的人呢?虽然很难,新年,试着做一个温柔的人吧。
很长的时间里温柔对我来说近似娇弱和遵从三纲五常的顺从,这般形象正是我决意要摆脱的。扛着20多公斤的包再累也不转手,房子装修逞能独自揽下……后来真的累倒便铁了心不再这么逞能。大多时候,种种物理层面的难熬会让心底些许虚荣色彩的自我骄傲所抚平。在我这儿精神最重。前些日子看《西风东土》,熊培云刚巧提到精神同人身的关系:
说到神风敢死队,我认同林语堂写在《与尘世不解缘》里的观点:人需要精神,但过分着重于精神也是有害的。如果人的自然属性和本能被一股精神淹没了,人的完整性也就不在了。
这回身体吃了苦头,我也赞同他们观点了。可对于日后自己是否能当真把握好度,我是怀疑的。
这几周除了写字、用电脑、吃饭,剩余的大部分时间是用手托着热水袋敷面颊。医生说,我颞下颌关节的问题看得及时,很有可能恢复。观察两周如无好转来做核磁共振看软骨受损状况,如能基本恢复就不做。看来有了这疼那痒必须及时就医。担心真的会疼一辈子,没法放肆大笑、放肆吃食物,更不甘心大把钱这么花,我极认真地照医生嘱咐做:告别过硬食物,避免张嘴过大、常热敷、按时吃药。
刚开始的一天,我托着热水袋热敷右耳前方的区域看书,开了小差,倒想起了“温柔”,好像一下懂了它的另层含义。眼前浮现近些天的日常:吃饭的速度终于放慢了。往日的狼吞虎咽被闭口细细咀嚼代替。拿起草莓打算张口一个,到嘴边记得要收敛,遂变成一小口一小口。还真尝到了它特有的酸甜,慢慢地味蕾刺激感觉神经末梢,酸甜的美好终于传遍了身体的角落。要吃肉,也需一点点来,结果知道了哪儿入味哪欠缺。认真思考,下次或许会进步呢……神奇。周旋于大千世界许久,应该抽些时间问候身体。身体的每一部分:眼睛、牙齿、心、种的植物、看的书、吃的饭……怎好予取予求!记得朱赢椿在《虫字旁》的最后写道:
有时还会想到,当我趴在地上看虫的时候,在我的头顶上,是否还有另一个更高级的生命,就像我看虫一样,在悲悯地看着我?
我将这理解成换位观察。既是这样,若尝试用身体各部分的眼光去看待自己,也许就明白为何都叫颞下颌关节,承受力却差异万千。噢,原来学妈妈用牙咬瓶盖的我是东施呀!
生病期间有朋友夸我温柔,还是不自在。周五复查,医生帮我取消了检查,钱回来了特别开心。这两天吃饭又快起来了。看来“想得到,做不来”,要温柔不容易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