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年5月10日健脾药方

2019年5月10日健脾药方

作者: SweetBecca | 来源:发表于2019-05-10 16:09 被阅读0次
image.png

广藿香

广藿香的功效是: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结暑。用于湿浊中阻,腹部胀满,腹痛腹泻。暑湿表证,用于湿温初起,发热,体倦乏力,胸闷不适。用于暑季感于寒湿,腹痛,吐泻。用于湿浊之邪上犯头面,鼻渊,头晕,头胀,头沉,头痛。广藿香性温,味辛。入脾经,肺经和胃经。常用的方剂是藿香正气散,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症。

麸炒枳实

麸炒枳实是指枳实经麦麸热炒,相对于未炒的枳实药性变得平和,增强健脾的作用,适合胃肠消化功能弱的病人服用。它的主要功效有破气除痞、化痰消积,主要用食积症。多与山楂、麦芽、神曲等同用,治疗热结便闭,可与大黄、芒硝同用。还可以用于痰滞胸脘,它可以行气化痰,破气除满。另外麸炒枳实,可以用来治疗胃扩张、胃下垂、子宫脱肛等脏器下垂的病人。孕妇一般慎用。

炙甘草

炙甘草就是生甘草经过蜂蜜炮制后所得。具有补益和中、缓急止痛,复脉定悸,清热解毒等功效。炙甘草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常与党参,白术,茯苓等药物配伍使用。炙甘草具有缓急止痛的作用,可以治疗胃肠痉挛以及筋脉拘挛等症状,常与白芍等药物配伍使用。此外,炙甘草经常用于调和药性,很多方剂都有炙甘草这味药,能使药性平和减少副作用。

丹参

丹参性味微寒、苦。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活络,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作用。用于血热瘀滞引起的经闭、痛经以及月经不调等。可以用于温病热入营血造成的心烦失眠。由于丹参有活血祛瘀的功效,可以改善循环,治疗脑中风以及,心阳痹阻导致的冠心病、心绞痛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可以可以治疗血瘀气滞导致的胃脘疼痛以及心腹疼痛等疾病。

姜厚朴

姜厚朴是一个中药材。味苦,辛,温。具有宽中理气,化湿开郁,消极平喘的作用。对于治疗脾胃比较虚寒的呕吐,肠鸣音强烈,拉肚子,胸闷,腹部有隐痛为肠道有肿瘤有不错的效果。一定要按照剂量服用可以通过水煎的方式,每次3到9克。平时也可以把姜厚朴和猪心一起煮碎服用,服用的时候再吃一块生姜,对拉肚子效果非常的明显。

柴胡

柴胡是一种经常用到的解表药。是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味苦辛,性微寒。入于心包络,三焦,肝。胆经。具有疏肝解郁,疏散退热,升举阳气的功效。主要应用治疗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肋胀痛,口苦,咽干,月经不调,脱肛以及子宫脱垂等病症。在临床上柴胡是一位既可以用于实证又可以用于虚证的药物,往往由于配伍不同而发挥各种不同的功效。但肝风内动,肝阳上亢以及气机上逆症状的人群慎用。

升麻

升麻是一个中药材。味辛,甘,属性微寒,有一定的毒性。具有清热解毒,发表透疹,升阳举陷的作用。对于治疗上火引起的,牙齿疼痛,喉咙肿痛,身上长疥疮,嘴巴有口疮,肛门脱出,或者是子宫脱垂,身上起麻疹,风热引起的头痛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在服用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医生,所说的剂量服用,因为升麻具有一定的毒性,防止发生中毒的现象。

生地黄

生地黄性味甘、苦、寒。入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红或绛,常与玄参、犀角等同用。也可以用于热病后期的低热不退和慢性病的阴虚内热,常与青蒿、鳖甲、地骨皮等清虚热的药物配伍使用。生地黄还用于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下血或血热发斑等。可于其他的凉血药物同用。另外,生地黄常治疗荨麻疹、皮癣等有血热现象者。生地黄还用于热病伤津,舌红口干或口渴唇燥,可与沙参、麦冬等养胃生津的药物配伍使用。并可用于消渴症,常与山药、山茱萸等药物配伍使用。

麸炒山药

麸炒山药能 益气养阴,补脾健胃,益肾固精。具体功效滋补,助消化,止咳,祛痰,脱敏,降血糖等。常与黄芪,生地黄,天花粉等同用。

法半夏

法半夏,辛、温,有毒,入脾、胃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消肿的功效。有如下用途:1、脾湿不化,痰饮内停所致的咳嗽痰多,咳喘气逆或痰逆头眩等证,常与陈皮、茯苓配伍。2、痰热咳嗽:可以配伍热化痰药瓜蒌,黄芩。3、痰饮上逆,眩晕头痛者,可与白术、天麻配伍。4、呕吐:胃寒呕吐,常与生姜配伍;胃热呕吐可与清热药黄连、竹茹配伍;胃虚呕吐须与补中的党参、白蜜配伍。5、痰湿内阻、寒热互结之中脘痞闷,常与黄连、黄芩、干姜配伍。6、痰结咽喉之梅核气,可与厚朴、紫苏配伍。7、瘰疬痰核:可与贝母、夏枯草、昆布、海藻同用。

陈皮

陈皮,首先它的成分我们大家比较熟悉,就是平常吃的橘子的果皮。但陈皮一定是要放置了三年以上干燥的果皮才才会有好的效果,芳香燥烈。它具有健脾和胃,行气宽中,降逆化痰的功效。主要是用来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咳嗽痰多,胸膈满闷。亦能调节血压,消菌杀炎。止血,抗过敏,降血脂,对胃肠平滑肌也具有解痉的作用。

茯苓

茯苓又名茯苓皮、茯苓块等。性平、味甘、淡。归心经、肺经、脾经和肾经。对身体的水肿,小便困难、稀少,有治疗的作用。茯苓有标本兼顾的功效,对脾虚湿盛所导致的泄泻、运化失常所致的泄泻、带下,都有治疗的作用。它还含有一些安神的营养成分,对工作压力大产生的失眠、梦多,神经过于紧绷等症状有缓解的作用。另外对降血糖,增强免疫力,抗癌和抗肿瘤都有治疗的作用。

麸炒苍术(cangzhu)

苍术性温,味辛、苦,主入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苍术性比较燥,用麦麸炒之后的炒苍术,燥性会减弱。苍术苦温燥湿可以去湿浊,对于湿阻中焦脾失健运而导致的脘腹胀闷,吐泻乏力,舌苔白腻等症,最为适宜,临床上最常用的藿香正气软胶囊里面就有苍术,同时苍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所以可以用来治疗夜盲症。

炒白术

白术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味中药,麸炒白术是经过麦麸炮制过的白术,减少了白术的燥性。性味甘温,入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止汗,利水消肿,安胎等功效。可以用于脾虚引起的腹胀、腹泻、恶心、呕吐、水肿等疾病,常与党参、茯苓、甘草、木香等药物配伍使用。此外,炒白术具有固表止汗的作用,常与防风、黄芪等药物配伍使用。

党参

党参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味补气的中药,性味甘平,归脾、肺经,具有益气、生津、养血等功效。可以用于中气不足引起的体虚倦怠,食少便溏等,能补中益气,常与黄芪、白术等同用。同时党参可以用于肺气亏虚引起的咳嗽,气喘,语声低弱等,能补益肺气,可配伍黄芪,五味子等。党参和其它补虚的药物一样,仅能用于虚证,凡是身体健康并无虚弱表现者不宜滥用,以免导致阴阳平衡,正气未虚者以祛邪为主,不要过早使用补虚的药物。

相关文章

  • 开胃健脾药方

    建曲10,焦山楂10,化橘红10,丁香1,草豆蔻6,竹茹6,川厚朴3

  • 2019年5月10日健脾药方

    广藿香 广藿香的功效是: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结暑。用于湿浊中阻,腹部胀满,腹痛腹泻。暑湿表证,用于湿温初起,发...

  • 我给婆婆脸上贴金了

    文/肚子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萝卜具有一定的健脾消食、降气的作用,可以...

  • 第四课健脾唤肤,皮肤紧致有光泽

    课程主要讲以下四部分: 1、健脾唤肤; 2、要养颜,先健脾; 3、食疗健脾; 4、按摩健脾 第一部分:健脾唤肤 脾...

  • 【养生-健脾】健脾食物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由于甘味缓...

  • 老中医行医30年,整理出来的五十三个秘方!

    行医30多年,整理了两个礼拜,先发布我的53个药方,这些药方更多的是家传药方,个别的药方在日常应用中添加了少许现代...

  • 健脾......

    在中医理论当中,脾的功能非常强大,被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运用经络健脾法就可以迅速增强人体的气血,为防...

  • 健脾

    太白穴是人体健脾要穴,能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虚如先天脾虚、肝旺脾虚、心脾二虚、脾肺气虚、病后脾虚等,并有双向调节作用...

  • 健脾

    枳实七枚,白术二两,上两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白术可以升补,升清健脾胃而燥湿。枳实降泻,降浊清痰而散气...

  • 薏米

    【薏米+鸡肉】健脾祛湿,温中益气,补虚强身。 【薏米+百合】滋阴润肺,清心安神,健脾利水。 【薏米+冬瓜】薏米健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年5月10日健脾药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va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