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这样一个情境。当你从三个乞讨的老人面前路过,一个趴着乞讨,一个凑你跟前对你说行行好,一个在尽情弹奏。你会把钱投至哪个老人的碗中?
在要去乘坐地铁前路过一个老人,一个很精神的老太太。头发没有全白,脸上却已经满是岁月的褶皱。她的前面放着一个有些残缺的碗。我也曾多次见到在地铁站公交站台乞讨的老人。但她不同,她在旁若无人地吹着萨克斯。按动萨克斯的手指十分灵动,不紧不慢却又有自己的节奏。手指也遍布痕迹,坑坑洼洼。但却一点儿也不影响乐曲的缓缓流淌。
我并不知道她的背后有什么故事,我也没有专门学习过萨克斯。但这并不影响我欣赏这首曲子,这份情怀。于是,停下脚步,在人来人往的小道上停了下来,静静聆听这位老人的演绎。一曲结束,她调整姿势,似乎开始下一曲。我走至一旁,拉开单肩包的拉链,掏出钱包。我的钱包里总留着三两块的零钱,以备不时之需。
我从中抽出两块钱纸币。为什么是两块?因为我也只是个学生,用的还是父母的钱;为什么是两块?因为若十块是我身上仅有。那五块是我自己维持生活仅有,三块是我作为人类的自私,而这两块,是我对这人间、对这老人、对这劳动、对这情怀的善意。
纸币有些皱,我将其抚平,转身回到老人面前,弯下腰放至其碗中。老人见到我的举动,拿着萨克斯,头朝我点了点,道了声谢谢。我转身离开,心里回了句,谢谢。
我也谢谢,让我在喧嚣的城市,在浮躁的人间,听到了这么美妙的,萨克斯一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