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所有在我生命中留下痕迹的人们。
再多各自牛逼的时光,
也比不上曾经一起傻逼的岁月。
2007 年夏末,我开始了我期盼已久的大学生活。仔细想来虽然高考早已不是当年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架势,但我认为它仍有它独特的魅力。在那个静悄悄的考场上,无论是一念之差多对做对一道选择题,还是少得三五分,我们都可能在以后的日子里,认识完全不同的人,做着完全不同的事情,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
作为一个小城的并不早慧的孩子,我在2007 年夏天的高考中,考取的成绩和将要就读的大学已足以让其余百分之九十五的同龄人羡慕。
如果八年前我能够理解在大学时代努力学习的重要性远大于中学时代这个道理的话,我的大学将是另外一副样子。但在家乡那个小小的城,并没有几个老师或者家长能够对我们的大学提出很靠谱的建议抑或是较为合理的规划,我们的脑子里被塞满了类似于“到了大学就解放了, 大学就是天堂”这种荒谬的理论,完全没有意识到那只是父母或者老师为了激励我们学习而用的蹩脚的不能再撇脚的办法。但我认为想出这种办法的责任并不在于老师,因为假设说某位高三班主任总是在班上给同学们灌输“无论你们现在怎样努力,到了大学都必须要付出比现在双倍的努力才能在以后的社会上显得毫不费力”这样的道理,后果将是导致一大群人直接放弃高考,虽然这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由于这种认识上的局限性,我所填报的志愿——金融学证券投资方向,也被简单粗暴的理解为“学炒股票的”,可是我连这种简单粗暴的理解所要求的东西都没学会。
脑子里被灌输了“到了大学就解放了”这种观念的学生到了大学大概会被分为几大类:网虫、运动狂人、交际花、流浪诗人,抑或是其中某几种的结合体。
时间拨回2007 年9 月1 日,我的大学第一天,第一天,我对我的大学的印象,除了一个巨大的图书馆就再没有其他,因为我脆弱的肠胃在下火车的那一刻开始就明显感到水土不服,第一天有一半时间都是在厕所和校医院度过的。尽管十分十分不想煽情,但是在宿舍,看到父亲吃力
的爬上高高的床铺为我整理的时候,我还是感到一些难过,以至于不得不背过身去擦眼角。
但同宿舍的另外一兄弟就完全不会出现这样的桥段,因为他从家里来到学校,是骑自行车来的,并且骑了长达20 分钟。
从此我遇到了将在以后四年里朝夕相处的三个人。上文中提到的本地人夏小君,十三朝古都洛阳人氏韩西,以及蛮荒之地广西人氏廖乐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