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回到家就说今天只有数学作业,而且已经在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讲励志鸡汤的时候自己把作业写完了,只剩检查了。要求弄完后看个电影,我没有说话,心里又是一阵澎湃,同不同意啊?后来我说,得先把明天要考的课程复习一遍后再考,且不能自己选影片。他同意了,吃晚饭,就要求我检查数学学案,错题有2个,重新审题后也改对了。之后复习,数学把课本黑体字部分全部通读一遍;政治根据老师发的要点全部读了一遍;历史,他说自己都会,拿出前面多发的第九周汇总题重新做了一遍,期间对长平战役进行了重新百度了解。之前跟我表达了那么多讨厌学习讨厌写作业的负面情绪,现在能这样做,听到他主动读课本知识,我心里有些激动,偷偷给他录像,被他发现了。
做完这些大概8点半,我给他选影片,搜“励志电影”关键词,他看到了说“还非得励志电影吗?”我有些尴尬,最后选了“流浪地球”,时间太长了,我心里又是咯噔一下,但没有拒绝,要求他洗漱之后再看,过后直接休息。快到10点的时候,我着急了,要求他赶紧睡觉,明天还要考试,孩子没有辩驳,是配合的。
看影片这事,我反思,我是一个会因为照顾孩子情绪而不断降低原则的妈妈,学校有规定周末才可以有2小时电子产品时间,我违规了,如果我坚持不同意,他应该会选择读他喜欢的书(因为他一直说没时间做自己的事)。我需要原则性练习。
昨天想到两个问题:为什么我要不停的要求老公理解我?为什么老公要求我配合他?
① 对于,为什么我要不停地要求老公理解我?
我想我需要理解是要老公看到我、懂我,然后可以肯定我。我是一个离家的听话的小女孩,尽管一直被夸“好孩子”,但自我评价不高,我需要好的外部评价来体现我的存在价值。我百度寻找我这样理解是否合适,找到一篇文章《别人不理解你很正常,一定是你有问题》,文中观点让我受益:一是别人不理解除了别人思维能力外,还有自己的表达问题;二是当自己不清楚自己时,才会如此渴望别人的理解。文章很长,看到童年,看到自己,需要成长。
在百度的时候,还看到一段话:“《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提到的:大部分人在聆听时并不是想理解对方,而是为了做出回应。这种人要么说话,要么准备说话,不断地用自己的模式过滤一切,用自己的经历理解别人的生活。”我想到我和老公争执时大多都是如此,各自表述自己,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② 对于,为什么老公要求我配合他?
我想是因为他力量感薄弱,他是在家人安排下成长的,他说过,他的坚持没有赢过。他遗憾 自己没有进大学,尽管当时高考分数并不低但家人选择让他进了警校;他喜欢理工机械最终却做了警察;小时候抢遥控器都没有抢过自己的妈妈,现在拿来调侃的这件事,其实他心里耿耿于怀,是在与家人的权利斗争中没有赢过的孩子。因为有哥哥在前面挨揍,所以他听话;因为有哥哥,很多事哥哥出头,他只是小跟班。
现在他坚持要逼孩子一把,拗过孩子那股劲来,孩子没有能力选择,应该是要采用妈妈对他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才能让孩子服从、听话。他试了几把,孩子的反抗出来了,我又不支持这样的压迫行为,所以他需要我配合他,在他管教孩子的时候,我能给他助力。
我做不到,我可以不说话不参与,但是做不到赞同他。
我需要学习怎样做一个好妻子,开始明白我们不同,但不一定要争吵;要首先自己理解和尊重自己,然后理解尊重他。在孩子面前不争吵,其实就是帮助他建立父亲的权威。
我一直对他有很多期待,超过对丈夫的期待,更期待他做一个高大的父亲,可以引领我成长。这是我童年时期,因父爱缺失而生长出来的需求。我用我心中那个模糊不清的高大、有力量的父亲要求他了。
这样不合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