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一棵邪恶的大树,砍它枝叶千斧,不如砍它根基一斧。
一, 思维转换的力量
思维转换就是某人从另一角度看问题的顿悟感。第一印象的影响越深,顿悟的力量就越大,好比一瞬间万道的光芒,把内心照亮。
思维转换,一词由托马斯·库恩在他的经典之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最先提出。科学研究的每一项重大突破,都首先打破传统,打破旧思维,旧模式才得以成功。
不论思维转换的结果是否积极,过程是否渐进,都会让我们的世界观发生改变,而且改变的力量惊人,不论思维定势是否正确,都会决定我们的行为和态度,并最终影响到我们的人际关系。
比如作者在地铁里看到一个男人怎么也管不住尖叫的孩子一样。许多人在生死关头也会大彻大悟,重新审视生命中的优先秩序,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人们突然接受一个新的角色时候,比如丈夫,妻子,父母主管或领导。
如果我们只想让生活发生相对较小的变化,那么专注于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即可,但是实质性的生活变化还是要靠思维的转换。
二,身体力行,
并非所有的思维转换都是立即发生的。有一些是缓慢,艰巨并且耗费心力的经历。知道我们改变思维定势,以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长足的改变了自己和当时的近况。视角的转变会受到我们基本个性的局限。有一些时候可能明白,突然明白发生了什么,但是在行动上要有所改变,还是会有一定的时间或经历。
思维定势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构成了我们观察世界的窗口,而思维转化的力量正是定式改变必需的力量,无论这种转变是立即发生还是经过计划缓慢进行。
三,以原则为中心的思维定式。
品德成功论根植于一个基本信念之上,那就是人类效能都需要原则做指导。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是不容忽视的自然法则。
原则如灯塔,是不容动摇的自然法则,只有“灯塔”是指引人类成长和幸福的原则才是“客观的事实”,是地域本身。任何人只要对 人类历史的盛衰兴替有深切了解,都会承认这些原则是颠扑不破、历久弥新的。
比如”公平“的原则,”诚信“与”正直“的原则,”服务“的原则(贡献自己)以及”讲求品质“或”追求卓越“的原则,”潜能“的原则,(人类可以不断成长、进步,释放潜能和施展才华)。与此密切相关的是”成长“原则,即是潜能得以释放,才华得以施展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耐心“、”教育“与”鼓励“等原则的配合。
原则不同于实践,实践是特定的行为或活动,在某一情况下,适用的时间并未必能在另一情况下适用,比如父母不能将教育第一个孩子方法照搬到第二个孩子身上。
实践是个别的、具体的,而原则是深刻的、基本的和普遍的。原则不是价值观。一群强盗可以有相同的价值观,但却违背了良善的原则,如果说原则是地域,那么价值观就是地图,唯有尊重正确原则才能认清真相。
原则是人类行为的指南针,历经考验,长盛不衰,不证自明。要抓住他们的本质最简捷的方法就是想一下反其道而行之的后果。不会有人以为可以靠欺骗、不公、卑鄙、无能、平庸或者堕落换得持久的幸福与成功。
一个人的思维 方式越符合这些原则或自然法则,就越能正确而高效地生活。比起为改变态度和行为做出的努力,正确的思维方式对于个人和人际关系效能的影响要大得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