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IT·互联网
罗振宇:宏观经济再差做事的人也只有乐观这一个选择

罗振宇:宏观经济再差做事的人也只有乐观这一个选择

作者: 大卫和保罗 | 来源:发表于2019-01-06 18:42 被阅读9次

喜欢罗胖是从他的那句”世界上再没有比合法挣钱更有尊严的活法“开始的,从最初的优酷《逻辑思维》到《得到》再到他开始跨年演讲,每一期都会听,今年是第四场跨年演讲也是罗胖发愿要做的二十年跨年演讲的倒数第十七场,主观来讲我也认为今年的《时间的朋友》确实不像过去几年那么令人“惊艳”了,或许问题在于今年的”造词“太多太过抽象,或许越来越多的入局者使得这种”过年方式“已经变得不再”新鲜“了,又或许是因为今年的“商业气息”太过浓烈……

但回顾四年的跨年演讲来说,持守不变的是他始终是那个“经济学家”的“死对头”,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死多头“,仍然还是那个一巴掌呼醒我们给我们打一针“鸡血”的人。每年他都还是会从那些我们熟知的信息中为我们抽丝剥茧,告诉我们,我们所看见、所听见的可能并非事实的真相也并非世界本来的面貌。或许不好的事情确实正在发生,也在越来越多的发生,但这并不代表好事没有在发生。我很认同他引用查理·芒格先生所说的“宏观经济无关痛痒,微观经济才是你真正需要关心的。”


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多见者博,多闻者智。因为不同的遭遇,不同的生命状态,每一个人对于知识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虽然饱受争议,但他却始终践行着自己的价值观,毫不避讳自己商人的本色,“毫不收敛”地卖着广告,推销产品,我反而认为这样的罗胖是值得敬佩的,不说《得到》到底会不会给人们带来预期的帮助,但至少因为他,人们在迎接新年的方式上有了新的选择,他让那些孤独的人至少在这一刻不需要承受孤独,让那些迷茫的人有继续坚定的下去的依据和动力,每一年他都是第一个为我们端上“鸡汤”的人,不说开创,但至少我认为他的坚持和创新是已经像他自己发愿的那样“被时间所帮助”了,今年他的主题是“真相”和“小趋势”,细心的人一定能够发现,其实他每年“分享”的都是他的创业故事和未来计划:

《得到》的“真相”

罗胖在今年的跨年演讲会中讲到过:所有趋势都起源于事实,想抓住小趋势,那就得能认清事实。然而认清事物的真相需要我们拥有“抽象”的能力和“还原”的能力。因为“不抽象,我们就无法深入思考;不还原,我们就看不到本来面目。”感觉世界和真实世界,这中间有道鸿沟,而且还有两种力量在把这个鸿沟越拉越大。在演讲会上他举了人们对自己外貌的感知不仅会受到他人的影响也会受到他人评价和工具的影响的例子。人们往往不能够很好的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直到这样的“事物”直接出现在他面前。就像亨利·福特所说的: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


企业的最终目的并非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不是理解你的客户,而是理解你客户的客户。因为人们往往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不能从他的言行举止,而应该看他的心理边际,他用什么方式找存在感,和他的恐惧感。

以时间的维度来说,每个人每天所拥有的时间都是相同的,每时每刻,我们面对的就是一张时间表,所不同的就是这张时间表上具体的时间安排而已。在过去,我们拥有整段整段的时间,而在当下,我们拥有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任何时候我们使用任何工具其实都只是为了填满我们的时间表并获得认同感。《得到》便是这种”工具“之一,其实这种需要一直存在,像视频网站、媒体公众号、游戏、包括由此延伸的短视频、抖音等都是人们填满时间表的“工具”。

为什么最适合这类工具连接客户和企业的方式是会员体系是因为预期结果的差异性,使得这种连接本质上是一种信用,为什么它会越来越蓬勃,是因为它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可持续可信任的正式关系。正像农耕时代农户对土地的呵护:圈住一块地,种一季粮,精耕细作,秋收冬藏。自留地的庄稼始终和农户的命运连接在一起。这就是企业和用户的关系,也是罗胖一直在向我们传递的《得到》的价值观和真相。这种社会认同感和存在感的效应是巨大的,仔细看朋友圈你会发现大多数只要听过跨年演讲的人,不管听没听完听没听懂,都收藏了原文分享了朋友圈。这便是《得到》的真相,成为人们的另一种被社会认可的方式。

 

《得到》的“小趋势”

“小趋势”是2018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的主题之一,如果你读过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黑天鹅》或者是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亦或是伊藤穰一和杰夫·豪所著的《爆裂》,你就会发现虽然表述形式不同,但是高手都对世界似乎拥有同样的认知,“小趋势”是传统事物与新兴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并不学术和抽象,相反它的发生往往都是自下而上的,并且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及每一个人的想象里。过去之所以我们必须随大流,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有影响力的渠道来传达我们的价值观,而互联网使得整个社会获取信息的成本被降低,从而使人们看待信息的基本态度发生了改变。这种体系会让每一个具有独特的、让整个组织受益的观点及见解被共享,并能够在这一信息基础之上进行创新。也正是因为互联网,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关注自己的感受和追求,人口基数是如此之大,因此我们总能通过互联网发现那些跟我们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人。好奇和求知是人们的天性,这是大趋势,而实现的方式各式各样,在过去集中式的系统教育是人们满足求知天性的“唯一”方式,后来电视、收音机改变了人们满足求知欲的方式,个体价值凸显的同时不同领域百花齐放,再后来互联网、自媒体、影音纪录工具又再一次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方式:

小趋势是:互联网拆分出了更多的细分领域,使得专业和系统变得不再那么重要,相比权威性而言越来越多的人更关注那些“即刻食用”的技能和知识。

小趋势是:互联网使得一个极具创意和价值的想法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之后,会使得几乎所有的资源主动倾斜。

小趋势是:千禧一代作为未来中国最大的消费群体,他们可自由占用的时间却非常少。

这便是《逻辑思维》或者说《得到》抓住的“小趋势”:

 

为什么每年都是《时间的朋友》

 

如果你也有关注其他的跨年演讲的话,你会发现,罗胖的跨年演讲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是每一年他的标题都是《时间的朋友》,为什么每年都是《时间的朋友》呢?对比他历年的演讲主题你就会发现,其实每一年他的演讲都是围绕现实、焦虑、问题、脑洞、态度、行动展开的:

比如他在2017年跨年演讲中问道:不是强者,还能不能登上舞台?

在2018年跨年演讲上又阐述了与之类似的主题:变化和小趋势;

比如他在2017年跨年演讲中问道:刚刚进场者,有没有可能找到新的玩法?

在2018年跨年演讲上又阐述了与之类似的主题:创新和”非共识“;

比如他在2017年跨年演讲中问道:如果我跟不上变化,会不会被淘汰?

在2018年跨年演讲上又阐述了与之类似的主题:”小趋势“里的”末班车“;

比如他在2017年跨年演讲中问道: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有刚性的制约因素。我们面临天花板?中国经济增长,有没有可持续性?中国能不能赢得良性全球发展环境?

在2018年跨年演讲上又阐述了与之类似的主题:中国经济会不会”倒栽葱“,会不会又这么恰巧被我们这代人碰到;

……

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曾说过:“人们总在关注未来什么是变化的,而忽略了什么是不变的。”确实如罗胖所说过去变化可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现在,变化可能成了生活本身。但在变化中不变的是我们需要对待变化这个事实,在每一年或者说每一个时刻,我们都需要面对现实、产生焦虑、提出问题,依靠自己的经验学识做天马行空的脑洞,凭着自己对事物的态度付诸行动。创新也好延续也罢,都是选择的结果,对于时间而言,唯一不变的就是我们需要不断的做出选择,接受结果。为什么每一年的主题都是《时间的朋友》,因为每一年我们都要做选择,这是亘古不变的循环

做事的人只有乐观这一个选择I做自己的“死多头”

如果你每期的《时间的朋友》都有听,且经常听《逻辑思维》你就会发现,罗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经济发展”死多头“,他自许自己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但或许你会说,他的乐观源于他的成功,在创业者的行列中,他确实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者。但我想说的是,高处不胜寒,成功者肯定也有成功者的焦虑,而且不会比其他人少。乐观很多时候都是被逼无奈,评论家们分析环境,有的人说悲观,有的人说乐观,但事实是好事和坏事总是接踵而至:2018年是很难,但是哪一年不是如此?我很认同他所说的人民和国家的关系:

没有一个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国成功。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在分享一个共同体的红利。我们一生的所有红利,其实都来自于中国经济的增长,过去一两百年间每年都会有人预测和唱衰国家经济,但事实是,它截止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生,我们的血脉扎根于此,我们青春在此,也将终老于此,除了盼着它好、相信它好。我们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对我们所处的环境是如此,对于我们自己也更应当如此,就如查理·芒格先生所说的,最好的适应改变的方式就是在你的生活中别拥有大量愚蠢的需求——你不需要很多物质的商品。生活在当下其实我们已经足够幸运:我们可以通过外卖吃到更多以往无法享受的美食,我们可以通过电商更好的打扮自己,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最重要的是,现代医学的发展使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时间,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等待那在这个时代下属于我们的班车,去享受”复利“通过时间带给我们的收益。任何一个人,不管你的力量强弱,放眼于足够长的时间,你都可以通过长期主义这种行为模式,成为时间的朋友。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还仍然热爱它”。“你在朋友圈里又佛又丧,你在收藏夹里偷偷地积极向上。”沮丧毫无用处,幸运的是我们根本没有时间沮丧,所以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做一个理性乐观派。只有这个选择既符合我们的理性,也符合我们的情感,还符合我们的利益。

做好准备随时等待

 

我们生活在一个时间越来越碎片化的时代,一切人和人打交道和展示自己的场景都在缩短、变快,小趋势并非是用来应对的,而是被每个不同的人或机构创造的,这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想法。我们需要随时做准备,把自己感知能力磨得锐利无比,随时等待、捕捉那个小趋势的信号的传来。宏观经济的好坏或许真的没有那么重要,我们需要关注并为之准备的是那些确实发生在我们身边与我们切身利益和自我发展有关的事情。比求胜的意愿更重要的是做好准备的意愿,真正能完成大任务的人,总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本着十二分负责的态度去做事。

既然这个世界另有计划,那就让我们重做计划。过去人生是现场直播不需要彩排,而现在人生是舞台,越来越依靠彩排,庆幸的是小趋势的概念里没有“末班车”,所以当它来临时,抓住它。凡我没有抓住的,我就再做好准备,到未来等它。

时刻准备并相信时间的力量吧,万事必互相效力,如果你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那么所有事到最后都会是好事。如果还不是,那它还没到最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罗振宇:宏观经济再差做事的人也只有乐观这一个选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is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