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为什么别人的情感不会错,错的总是自己?你是否也和我一样呢?

为什么别人的情感不会错,错的总是自己?你是否也和我一样呢?

作者: 恋爱情商思维的改变 | 来源:发表于2018-08-14 10:47 被阅读1次

我们只如初见

思维的错误,就会把你误入歧途。

我先抛出自己的问题吧,其实这个问题想让老师帮我解答,但是现在我换了另一种思维:逆思维;去思考了这个刁钻的问题。那么我就围绕这个问题来展开我的感受吧!

问题如下:

一思老师,您好。最近感觉我心理上出现了问题,遇到和我三观不合,或者遇到不好的人我就翻脸不认人。但是经过事情的发生到解决以后,朋友和我和好,有的朋友却对我很失望,对我爱理不理的。现在那个和我和好的朋友对我分析如下:我和他们的思维不一样,并且在理解的程度上产生了误差,而且存在了一定的误会,身边对我好的人都被误伤,甚至被我活活气走的也有,包括我的闺蜜,我的师父。我不想逃避我自身的问题,请神通广大的一思老师为我解决这个心理问题上的困惑,我这个心理是怎么产生的,为何会这样严重?我其实已经生病了,但是自己却完完全全感觉不到???为此我很苦恼,这里有没有是非对错的之分???我一直记得老师说过一句话,价值观是衡量是非对错的标准。所以求解!是我出了心理问题还是他人本来就和有三观上的误差造成了误解。我们这些专门上课的学员的三观都是慢慢改正的,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与有些人的交流下,两人存在的三观还是有很多存在误差的地方,并且在有些观点上产生了误会。我想求解,被我气走的人还有挽回的机会吗?!再次我非常感谢一思老师一直帮着我改变,也许我极端的学习,他们的思想跟不上我的节奏,还是我和他们的理解存在问题和偏差造成了三观不合???还是知识面覆盖的问题,因为我现在感觉自己的知识和干货学习得比他们多,因为都是这里给我的成长还有收获!!!

请麻烦一思老师帮我详细分析一下我这是什么病态的心理疾病,翻脸比翻书还快,我现在真的非常得苦恼,有点懊悔。谢谢啦!!!

这个是自己对自己的解答:每一个人的思维模式还有生活的空间维度都不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所受到不同的教育会带给自己一生的影响,这些影响都可以来自身边的人或者特定的环境。比如学校,老师,父母,朋友,导师,恩人,贵人等等。一个家庭中长大的人,所有的思维模式都是耳濡目染的,你和这个特定的人相处的时间越久,那么你就会被影响得很多,甚至是潜移默化中改变思维的运行模式以及培养出的习惯,情商,格局等等。

物竞天择,这是一个动物界的自然规律。弱肉强食,这是一个残酷现实中的规则,也是一条不容改变的定律。思维的运行模式不一样就会产生理解中的误差,就像不同的思维模式会出现不同的解决问题方式。这样说吧,感性和理性两者肯定有区别,许多人太感情了,那么他们会采取情绪来处理问题,只求眼前的结果。理性的思考模式,大脑其实是一条单线路的载体,一次只能处理一条信息。理性就是用客观的角度去理解,利用全面的知识和正确的自我认知来看待现在所发生的问题整个过程,会恰如其分的融会贯通,用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解决。

首先收集相关的信息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步骤,去除掉感情的一部分,剩下的就用理智来控制情绪,换一种逻辑,很好的分析、处理问题,采取逆思维,扩散性思维,而不是用一根筋的思维去解决问题。记住,情绪始终都是结果,而处理问题的过程,我们则是需要理性去深思熟虑,找出答案。

为何有些人三观的差距会有天囊之别呢?!!! 答案就是环境,还有一个群体的属性而定义的,也是永远无法控制或者无法改变它的,除非你的成就带来极大的影响力去改变这个群体和环境。

一个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也是没有人能够去定义的东西,除非是你的成败。因为每一个东西,本来就有他自己存在的理由。人和人也都是不一样的,包括思维。

那么为何会有圈子呢?

因为有相同的属性和特质互相产生的吸引力。现在就谈谈价值观,价值观是衡量是非对错的标准。知识面可以决定于你是否优秀(这是指在能力上)。还有精神上是否富裕。这是我的想法。不同的圈子有不同的群体属性和不同的体系构成,一个人(群体)的相处习惯模式,也可以分为两种:志同道合的模式,利己达人的模式。还有包括兴趣爱好,目标体系还有关注的内容所而定的。

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想法和目标。20岁的年龄是初入社会的年龄,这个时候的你刚刚步入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有许多的小年轻还带着年轻气盛的性格去保持鲜明的个性去与人打交道,有脾气就来,看不惯你就干你。他们就是说不得骂不得,他们的自尊心很强,不容许你来践踏,不允许你强迫来改变他们的主观(正确思想),他们说一就是一。

他所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因为已经看清了自己,我是谁,并且感觉这是无比正确的想法,自己会坚信得一直走下去。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想法也会从幼稚的层面蜕变成一种成熟的思想,所考虑的事情会更加的深入,以及顾全大局,考虑的将来的方方面面,并且不断得学习知识来放大自己的眼界,就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与优秀的圈子为伍,去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自己所承受的压力也会呈现上升的趋势,责任也会变成一块巨石,重重的压在你的肩上,压力变成一种动力,自己去赚钱养家糊口,照顾好家人,自己去承担起一切,亲力亲为,对自己的要求也会逐步提高(为了生存),你是想成为哪一种人???

现在的时间不能再拿去玩了,因为比你有能力的人多的是。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选择大于努力,选择了一条路,就要全神贯注的去付诸行动,努力让自己变得专业,当遇到了挫折就可以一面独当,不但这样,还可以利己达人。

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好好思考一下,十年后的自己到底是怎么样的?这就取决于你现在对自我清楚的认识,采取正确的人生定位以及目标的合理规划。有人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那么你为何不能变的优秀,变成那个可以帮助别人的人呢?变成别人的贵人呢?成为别人心目中的可靠的人呢?

30而立,40不惑。到了35岁,已经到了人生的第二条坎。那么你应该选择和比你成熟,优秀的人做朋友。至于低于30岁以下的那些思想幼稚的人,就应该退出他们的圈子。因为20岁上下的年龄段,他们所考虑的人生问题和现在的你所考虑的东西会有很大的冲突,甚至无法沟通,排斥异己。年龄不一样,思想也会发生改变。生活圈子也会随着年龄和思想而改变去做出重要的选择。我们考虑的是将来,长远的目标。而他们考虑的是现在,眼前的利益。用对自己的高要求去要求别人,在别人的眼里一定会把你当做是一个自命清高的人,把你当做带着有色眼镜看不起人的人。

所以,我们常说的“自律”是针对自己,而非要求别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有一种道理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所以,圈子始终是一个圈子,圈子不同何必强融。因为思想上已经在两代人的观念中,延伸出了太深的代沟。现在是2岁一个代沟,现在我是真的可以理解,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两个世界存在不同的价值观,所以两代人永远不会懂得彼此的思想所表达出来的内涵和意义。就算理解,也要靠着先了解别人的情况下,不给别人乱下定义,不乱贴标签。这些能力是建立在你要有一颗包容心,还有同理心,一起产生出共情的能力。

当然只能达到精神上的支持和理解,但是生活还是各自的生活,往往这两代人很难在生活上有着共同的目标还有追求的兴趣爱好,在灵魂的深处很难有一种深刻的互动和相同的交集频率,久而久之就算有理解上的基础,但如果当两个人有着不及时的沟通和感情上的联系,就会在某个时间段,某个观点上,两个人就会立马产生彼此心灵上的隔阂。下面这个话题正好接上。

第二个是与社会脱节的问题。每一个圈子(人)根据自己的生活情况都有不同的追求和自我要求的标准,所关注的内容和提升自己的能力,选择的方向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满腹经纶,那么他的交际圈子会庞大。有多少能力就照顾多少人,去帮助多少人。有的人在有些方面非常的专业,那么他就有能力去撑起自己的圈子。有些人的三观不同,那么思维模式也有差异。有的人注重内涵,有的人注重表面追求酷的感官,有的人注重能力,提升自己的不足,有的人注重……。小圈子也是一个社会体系,每一个人也会组成一个小圈子,每一个不同的需求都满足不同类型的人。不同类型的人有着不同的圈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样分析下来,不免会导致三观不同,出现分歧的现象。有许多没有必要的误解都是没有足够了解对方的情况下产生的。

还有另一个说法,与社会脱节也是与这个圈子里的人(这个环境或者原来的受众群体)脱节。

一思老师曾经在课堂上说过,人的文化层次越高,那么融入的感受也会越多,因为阅历丰富。

那么问题来了,朋友为何会越来越少?都是与自我提升的层次有着离不开的因素存在。越往高的层次爬,那就会离开低层次的环境越来越远,所以会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这里我可以举例,为何当时的我不理解曾经对我特别好的师父,甚至对他产生敌意,翻脸不认人,因为我的精神层面还有层次全部都不如他的高级,然后就会产生理解上特别大的差距,两个人的思想不太匹配,成熟的程度也不契合,就像在对的时间里遇到了错误的人一样啊。比如说三观也是,自我认知,目标和追求。有些人因为就是不理解你,就会把你最诚心的帮助他,力求改变他,会全部当做在潜意识里存在的一种洗脑方式,就会在心里最深处留下根深蒂固的抵触感,变得让人无法走入他的内心,并让这种固有的自我认知错误和单思维的思考方式缺陷不知不觉的储存起来,让谁也无法改变他的思想。久而久之,演变成了一种病态的思维模式,容易钻进牛角尖。遇到了问题,无法转换成多线程的发散性思维逻辑模式,造成了思路的蔽塞,行为上的极端,情绪上的不可控性(攻击性),失去了理性的、正确性的、客观性的、明辨是非的判断力。

受到过教育层次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人群和适合他们的圈子。层次越低的人是无法去感同身受不同类型的人(比他层次高的人)。因为有思维上的缺陷,禁锢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了。以自我为中心,做事缺乏远见,做人欠考虑,想法固执已见,不过脑。

就像做过老板的人可以理解下属的心情,而做下属的人是无法去体谅做老板心里的感受,同时会有思想层次上的隔阂,产生沟通的障碍,造成不在一个同频上,最后变成了无效的沟通,意味着排斥。

在不同的环境下,人也会有不同的成长,思维不一样,心境也会不一样,因为受到不同的,特定的影响。有着不同的思维,也会有不同的结果和不同的感受。只有经历过类似的经历融入进相同的环境才会有共鸣的思想,这是我正确的认为,这也是一种精神的层面。

暴力沟通和非暴力沟通。

暴力沟通就是情绪化,来掩饰自己的缺陷去进行人身攻击,显示自己的无能。当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与认知受到冲击时,他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反省自身,而是进行反击。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而当一个人选择以人身攻击的手段反击时,就意味着他的学识与阅历,已经不足以支撑他继续和对方就事论事了!

非暴力沟通就是一种高情商,好好说话,换位思考也是一种能力!我们要做好自己,当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理性的思考是培养处理问题的能力。感性的思考是一种创造毁灭性情绪的温床。

最后贴上我刚才去帮助别人处理问题的思维逻辑方法,也是慢慢的在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越是愤世嫉俗的人,越是缺少所要具备的一种理性的思维能力,缺乏最基本的、客观的、逻辑结果的条理性。还有一个是因果论,出现因的问题,知道不好的果,就要改变劣性的因,构建成一个优胜劣汰的好思维,坚持,保持。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见识、经历、智慧。 见识主要来源于学校、生活和工作中所学到的知识等。经历更多的注重于实际中的经验。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而智慧的主要构成要素是思维,通俗来讲就是怎么想问题。 见识和经历会因为不同人之间的学历、专业、环境等不同而相差径庭,但不管哪个行业或领域要达到成功,必须拥有出类拔萃的智慧才能做到。

一篇文章读懂《为什么别人的情感不会错,错的总是自己?你是否也和我一样呢?》只有智慧提升了,思考力才能够提升,才能够做出明智抉择,从而提高生活品质、提升工作效率、增加升职机会、加快事业成功的步伐、快速走向人生顶峰。 添加本人QQ2018080959或者2968642559;情商恋爱职场群:557588611,全面讲解提升思维、提高思考力、提高决策效率,让你早日达到成功。成为真实的自己,做优秀的自己。

相关文章

  • 为什么别人的情感不会错,错的总是自己?你是否也和我一样呢?

    我们只如初见 思维的错误,就会把你误入歧途。 我先抛出自己的问题吧,其实这个问题想让老师帮我解答,但是现在我换了另...

  • 又一句话

    有时候自己总是觉得别人说的都是错的,只有自己是对的,那我们有没有想过,别人也和我们想的一样呢。 所以说,不要太把自...

  • 像我这样的人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在无数个黑夜里难以入睡,反省着自己的问题,又瞬间诧异道,为什么反省的总是自己,难道都是自己的错?...

  • 你为什么一直在坚持运营公众号?

    你是否和我一样,也想要靠自媒体经济独立。 是否和我一样,觉得别人能够做到的,我也一样可以做到。 又是否和我一样,看...

  • 今天你怼了吗?

    你是否和我一样有那么几个怼友?你是否和我一样曾怼过别人,也怼过自己?你是否和我一样路见不平一声怼?如果有的话,今...

  • #读书分享#《墨菲定律》Day3

    你是否总在找借口来掩饰自己的过错,你是否更愿意去责备别人却往往不去反省自己呢?为什么明明自己犯了错,却不以为然,轻...

  • 晨间日记51

    所谓的信念就是 即使看不到希望 即使看不到未来 也相信自己的选择不会错 自己的未来不会错 自己的梦想不会错

  • 午安寄语!

    趁自己还年轻,给一个自己机会。即使看不到希望,也相信自己的选择不会错,自己的未来不会错,自己的梦想不会错。事实是,...

  • 你们是否断更过

    断更快两个月了吧,你们是否也和我一样,坚持了那么久,突然就放弃呢?说说我为什么会断更吧,你是否也一样呢? ...

  • 2020-01-26

    埋怨自己命运不公,抱怨自己怎么总是这么倒霉,周围的人为什么总是看不起自己!!!错,错,错!是你自己老是幻想别人的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别人的情感不会错,错的总是自己?你是否也和我一样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pm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