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08 13:34:31| 分类: 北方往事 |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
日前因为一个网友的网名(陌上秋草)的关系,我再一次读到北宋晏几道的一首《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人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激起内心些许涟漪,少年心事都上心头。高中喜好唐诗宋词,每遇新诗好词,都会高兴得不得了,总是欲罢不能,非强背熟稔不可,否则不休不止。
我清楚的记得初遇此词是在高二时学校食堂一楼辟出的一间自习教室里,有人把它抄在课桌抽屉里面,当时学校为迎校庆新建许多建筑,里面的桌椅都是新的,但当时的学生总有一种传播课桌文化的冲动,好学鲁迅《三味书屋》的作为。新课桌投入使用不久,就被写上了不少的打油诗,内容健康不健康,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时有许多其实写得是非常有水平的。但终归是对学校公共财物的一种破坏。学校为了制止这一现象特别开展了清洁行动:一方面宣传教育不要再写,一方面对已经写上的进行清理。我就是当时清理志愿者之一。那时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不知什么原因到了那间自习室,就坐上了那个课桌,看到了此词,要是在平时我一定马上把它擦除掉了,但是那天我没有,我成心要将它留下。还有一首词与此词相陪,是苏轼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遇上此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苏轼词在以后的读书生活中多有遇到,而此词竟一次也未曾重逢,抄录者当时并没有把作者等抄录上去,以至于直到此番再读时我才知道原来其为晏公所作。时隔多年,许多重要的事情都忘记了,而竟清楚忆起当时情境,不能不为人记忆的奇妙所惊叹。
想当时少年心性,“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读这两首词让我近一个学期愁绪萦心,难以解脱,整日抑郁寡欢,几乎要得忧郁症。在此胡用杜甫《春望》里的一句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来形容当时心境,我以为是非常贴切的。
事隔多年,为了生存的需要,为了生活的需要,为了工作的需要,为了出人头地的需要,为了钱的需要,我逐步对自己进行了改造,好适应社会,出去打拼,四处碰壁,碰到如今焦头烂额,一事无成,磨折了锐气,丧失了激情,消失了敏感,丢弃了理想,终日里无所事事,得过且过;不想看昨天,看不清现在,看不到明天,不知昨日之我为何,不知今日之我为何,不知明日之我为何,没有了目标,没有了理想,没有了希望。“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我不知当年晏公写下此句以诉离恨之痛时是否也曾感受到岁月蹉跎,往事不再的无奈;是否也有虚度年华的怅惘,是否也有生活一潭死水,毫无生机的终将郁郁而终的恐慌?而此时我读此词是断无当年年少时的愁绪的,有的只是世事沧桑,韶光易逝而生活一成不变毫无起色的喟叹。“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两地相隔,相思的话写在纸上,可归途遥遥,写信之时与读信之时已经相隔多日,那日写下相思之语的人此刻心里相思依旧呢?还是已经另觅新欢,早将前日相思之人抛于脑后?看来还是平静心绪,开开心心无悲无痛生活的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