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初学步的第一步,在成人看来,的确是幼稚,危险,不成样子,或者简直是可笑的。但无论怎样的愚妇人,却总以恳切的希望的心,看他跨出这第一步去,决不会因为他的走法幼稚,怕要阻碍阔人的路线而“逼死”他;也决不至于将他禁在床上,使他躺着研究到能够飞跑时再下地。因为她知道:假如这么办,即使长到一百岁也还是不会走路的。
——鲁迅
中学从教21年,带领11届毕业班的郑教授,很接地气地坦言,现在教师都成了“懒惰型的勤奋者”,虽然自己放下豪言“我以我血荐高考”,可学生的现状却成了“书包肩上背,两头不见天”。而老师的地位也进入到了现代科技时代,刷脸时代,几毛钱的考勤,令人骄傲的脸面已无价钱可谈!
“教师主动,学生被动”――教室里始终响着教师的声音,教学中始终建着烂尾楼。
“教师忙碌,学生空闲”――一切都由老师忙完了,学生还需要干什么呢?教师确实需要向教练员们学学!
可见,指示性教育的特点正是:
教师主动,学生被动;
教师指示,学生听从;
教师责罚,学生受控;
全教全育,高耗低效!

郑教授强调,“非指示性理念”――把人当人,自主成长!把学生当做平等的,独立的,积极的生命体,科学地引导学生自主实践,自主判断,自主纠正,自主反思,从而自主成长!

传统的理念:
以教师为中心――指示性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非指导性教学
郑教授反拨――非指示性教学

现代新课程提出了要牢固树立“大语文”观念,要求把语文学科的教学拓展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语文教师承担着引领学生鉴赏美文,从中感悟真善美;传承人类光辉灿烂的文学艺术,对学生进行高尚的道德熏陶和审美情操培养的重任,科学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语文。


孩子本就不同,保有个性,激发自主,推行实践,才能真正成就孩子!
诵读文章,提升作文。确实,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对于培养孩子的语言素养基本功是非常有利的。中学毕业的孩子如果能背诵15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语文功底应该是不错的,何忧高考!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指示性作文的教学策略




《三国演义》中简约雅致、意蕴丰富的古汉语词汇非常多,这些词汇以四字格居多,表现力强,感染力大,具有传统汉语言的审美特征。翻开《三国演义》任何一页,都可以在通俗的语句中读到简约雅致的词汇。把(三国演义》的这种雅俗相融、整散结合的语言称为“三国语言”。这些语言,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言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品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