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在深渊里仰望星空》后感

无意间从舍友的床头看见一本书,封面摸起来特别有质感,留意它是因为那个颇有文艺气息的题目,让人倏地想起一句名言:仰望天空,脚踏实地。
随意地翻了几页,便入迷了。缘于作者有穿透力的文字渲染和直抵人心的剖析。历史,原来也这么有趣。作者的风格不同于易中天先生品三国,却也是富有幽默气息的。
文中写到:前朝有阮咸,穷又不服,别人晒金银财宝,他晒裤衩。
文字的力度在于给人极度的思考。作者以这样的句子来告诉读者写此书的目

的:搭个样子,放在熙熙攘攘的时代里,昏暗拥挤令人焦虑的十字路口。期望经过的人睁开眼睛,看到光。
说起历史,作为一个文科生我很惭愧。文史哲不分家,可是我却独对历史少了几份兴趣。这是我主动看完的关于历史人物评论的第二本书籍。看完之后,大脑好像清空了一般,没有了太多的印象。留在脑海里的只是书中众多人物之几个。诸如曹操、曹植、谢道韫、嵇康、向秀、阮籍。一时间,分不清竹林名士是谁,正始名士是谁?
不动笔墨不读书。虽然读得不是很深入,但是还是想写点东西,权且是给自己对这本书的一个交代。
以前对曹操这个人的印象就是“奸臣”,“乱世之枭雄”“白脸的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可是读的书多了,才发现曹操这个人并没有罗贯中笔下写得那么坏。曹操的胸怀和胆识,曹操的任人唯贤,曹操的宏伟抱负,曹操的豁达乐观,以及他的才学,都让我们叹之不及或者心生敬意。所以,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正如作者所写的曹操铸铜雀台并不是为了收藏美女, 而是为了军事。《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在小说中鲜明地表达了“拥刘反曹”的倾向。曹操自然是个反面形象了。

作品中,无论是曹植的洒脱和放荡不羁,还是孔融的自负和耿直;无论是阮籍的浪漫主义和旷达的生活态度,还是谢安的从容安闲;无论是王羲之的潇洒和对人生的享受,还是这些贤士们聚在一起饮酒弹琴,讨论人生的自由,都让我们羡慕和敬佩。他们的风骨让我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诗和远方,在那样一个争权夺利的时代,战争纷起,饥荒瘟疫轮回,中国历史苦难而黑暗,他们却活出了“人”的样子。他们自爱,珍惜自己的身体,讲养生,尚容止。他们从容赴死,却追求精神的永恒。他们的浪漫与无奈,挣扎与反抗,孤独和骄傲,都那么真实,那么彻底!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也许,通过这本书我才真正读懂了诗和远方的真正含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