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雪梅读写交流群
经济学这门“高深莫测”的科学,跟小学二年级学生学就可以了

经济学这门“高深莫测”的科学,跟小学二年级学生学就可以了

作者: 33a2aeb588e3 | 来源:发表于2019-05-16 01:49 被阅读7次

经济学这门“高深莫测”的科学,跟小学二年级学生学就可以了

本文原创首发于头条:Que佳佳

几年前,一个年轻小伙在我的老家附近承包了一片地,我每次回家几乎都听到他在送菜的消息。邻居们一边用车子去拉菜,一边感叹小伙子不会种地。终于,前几天回家时,听说小伙子终止了承包合同,把地归还了原来的农户。他在那片地的事业以失败告终了。

大家为什么会说小伙子不会种地呢?其实他的菜品质很好,可最后却总是卖不出去。其原因是他不了解真正的市场,只是盲目跟风。看别人种什么菜赚钱,他就种什么菜。可市场在变化,去年的畅销菜今年却是滞销品。其实,小伙子作为创业者,如果能了解一些市场中的经济学知识,可能就不会以失败收场。

“经济学”看似是一个很不接地气的概念,但每个人的生活却都离不开经济学。如果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周围经济水平较高的人都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知识。我们在评价一个能赚钱、会花钱的人,也常常会说他有“经济头脑”。

日本作家坂井丰贵是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经济学博士,现任庆应义塾大学教授,是日本新晋经济学家,擅于用浅显直白的语言教授经济学。他的著作《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为我们解析日常生活最常见的经济学知识。书中使用的全是生活中常见的案例,没有用到任何一个经济学公式,却能将经济学知识讲解给外行人听。

一、那到底什么是经济学呢?

用坂井丰贵的话来说,“经济学是一门非常简单、不需要预备知识、谁都可以轻松掌握的学问”。他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活动的科学

把“经济”两个字输入搜索框内,你会发现有多个说明和解释。关键词不外乎是创造、转化、价值、活动等。但这些关键词的主体都是人,而我们每个人都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哪些可以称之为经济活动呢?买菜、乘车、看病、养老等都是经济活动。所以,经济学是一门涉及人的活动的科学。

经济学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科学

一天早晨出门前,你先穿好了左脚的鞋子,然后发现右脚的鞋子不知道什么时候破了个洞。一般人都不会穿左右不同的鞋子出门。所以,这时候你会脱下左脚的鞋子,换上一双别的鞋。左脚的鞋子尽管完好无损,但没什么用了。

左脚和右脚的鞋子是完全互补的关系——一只左脚鞋只能对应一只右脚鞋。将两只鞋子的数量用横纵坐标表示在数轴上,会出现“L”型的无差异曲线。

经济学是研究钱的科学

为什么品质同样的水果玉米,昨天还是3块今天就涨到4块了?为什么有的人生活富裕,有的人生活贫困?为什么新闻上总在讲贫富差距的问题?这些都是跟钱有关的问题。坂井丰贵说:“经济学是经世济民的学问”,经世济民涉及到人,更多的是则是研究“钱”的分配。

二、每个人都需要了解经济学,这是为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在了解了前文中介绍的经济学特点之后,很好回答。

1、 人跟钱有关系,钱跟经济学有关系

很多人应该都做过一个假设:如果我有钱了要怎么怎么样。当然,终极目标可能就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而大多数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我们在购物的时候,能买什么取决于自己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而想买什么则是在收入和价格允许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

符合预算的消费方式是将收入范围内的钱用来购物,并让收入还有合理的剩余。经济学研究的正是怎么找到最好的消费方式,怎么获得更多的剩余。

2、 做会花钱的人

经济学中的“预算线”在横纵坐标中是一条直线,横纵坐标分别表示你需要购买的两个商品,如何根据自己的收入买到合适数量的商品,也就是找到“最优解”,你可以从预算线中一目了然。能找到最优解的人,就是会花钱的人。

3、 看清现象背后的本质

“大批农民倒掉辛苦种出的蔬菜”,我们曾看到过这样的新闻。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行为,为何?像前文中说到的小伙子一样,把菜送给邻居不是很好吗?

一个单独的农户是价格接受者,也就是说,市场上什么价格,他只能接受什么价格。而如果所有农户联合起来,他们就可以变得像垄断企业一样,化被动为主动,而掌握市场主导权。这是增加利润的一个方法。

三、说了这么多,既然经济学涉及到每个人的方方面面,那在日常生活中,到底该怎么理解并应用经济学呢?

1、结合生活中的小事,让你觉得经济学不是高深莫测的科学。

在《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中,坂井丰贵提到他和父亲喜欢喝可乐的事。坂井丰贵的父亲只喝百事可乐,从来不喝可口可乐,而他自己则不在意可乐的品牌。相对来说,拥有多少瓶可乐是他更关心的问题。

坂井丰贵引用这个看似跟经济学不搭边的事,为我们介绍了一个简单易懂的经济学概念——无差异曲线。

如果用一个横坐标表示可口可乐数量,纵坐标表示百事可乐数量的数轴来体现这个意义,对于不在意可乐品牌的人来说,1瓶百事可乐和1瓶可口可乐的价值是一样的,那他的无差异曲线就是无数条与(0,1)和(1,0)平行的直线。而对于只喝百事可乐的人来说,无数瓶可口可乐也代替不了1瓶百事可乐,那他的无差异曲线是平行于横坐标的平行线。对于这样的人来说,纵坐标的数轴越高,就越开心。

当然,坂井丰贵父子的例子是极端情况,生活中不排除有人会觉得1瓶百事可乐和2可口可乐带来的意义是一样的。那对于这样的人,他们的无差异曲线就有所不同了,这种情况下,数轴中出现的就是正儿八经的曲线。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是不是很常见?如果不是这个例子,我可能一直都不知道 “无差异曲线”这个概念。

“学习经济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知道我们不了解其他人”。这句话在了解了“无差异”曲线这个概念之后,我深有体会。

2、了解“预算线”,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优解”

在一世界500强公司做高管的朋友约我逛街,一件600块钱的普通衬衫,她毫不犹豫就买下了。还一直怂恿我,让我也买一件类似的,说是好闺蜜可以穿成一样。尽管我能理解她的行为,但是我不会买。因为对于每个月只有几千块钱收入还要养孩子的我来说,600块钱的衬衫不在我的消费能力之内,而且购买衬衫也不在我今天的预算中。

经济学中用收入都用来购物,把花光所有的收入的购物叫符合预算。比如,我今天逛街的目的是为我自己买口红,为孩子买鞋子。假设我带了1000块钱并且会花光它。口红200块钱一支,鞋子200块钱一双。如果用横坐标表示口红数量,纵坐标表示鞋子数量,当我只买一只支红的时候,我还能买4双鞋子,当我想买两支口红的时候,我只能买3双鞋子了。

以上面的假设,将数字标示在数轴中,我们就得到了预算线。

当然,正常情况下我们不会将所有收入都用来购物,也不会把逛街时身上带的钱全部花光。数轴中在预算线上方的点就是我们的超支,下方的点则表示剩余。

经济学告诉我们,如果用前文提到的方法在同一个数轴中划出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两者相切的点,就是消费组合中的最优解。

我想买几支口红想买几双鞋子和我最好买各多少是两个两回事,当我明白了最优解以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说:“什么是不辨是非的人?他通晓世间万物的价码,但对其价值一无所知。”经济学便是一门帮人理解价值的科学。我想,对此感兴趣的人,《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这本书对你一定有帮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济学这门“高深莫测”的科学,跟小学二年级学生学就可以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gv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