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听关于曾国藩的分享,感觉特别棒。
其中一个部分就是关于:他是如何从一个素人脱胎换骨的?
三十岁前,曾国藩还是一个庸人,无论是从气质到观念,与其他乡下读书人并无本质不同。刚过而立之年,他和每个普通人一样、有着大大小小的缺点;
一是心性浮躁,坐不住。曾国藩天生乐于交往,喜欢热闹,诙谐幽默。在北京头两年用于社交时间太多、东家串西家,穷侃雄谈,下棋听戏。虽然给自己定了自修课表,但执行并不好,认真读书时间少,有时间读也静不下来。
二是为人傲慢,修养不佳。虽然资质并不特别优异,但在朋友中算是出类拔萃,并且少年科第,所以一直顾盼自雄,待人接物,不周到之处甚多。因为修养不佳,脾气火暴,还与朋友两次打架。
三是言不由衷,语涉虚伪。社交场合常顺情说好话,习惯给人戴高帽子
四是好色
三十岁是曾国藩一生中最重要的分水岭。他于后人最大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中人,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真诚地投入自我完善,他的本领可以增长十倍,见识可以高明十倍,心胸可以拓展十倍,气质可以纯净十倍。愚钝之人,通过自我磨砺,也可以看得透,立得定,说得出,办得来。道光二十年入京为官,不仅是他仕途上的起步,也是他一生自我完善的一个重要起点。
为此他进行了“脱胎换骨”修炼:
首先是:立志。
作为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聚集了当时顶级的人才,曾国藩见到的多是气质不俗之士,发现他们都是理学信徒,自我要求严厉峻烈,对待他人真诚严肃,内心坚定执着。之前他的人生目标是功名富贵,光宗耀祖。结识了这些良友后,立下了【学作圣人】志向。
圣人是儒学信徒的最高生命目标,是自己变得完美,达到完美境界,将自身生命能量燃烧到最充分,达到自我实现的状态的人,即通过刻苦努力,穿透重重欲望缠绕,战胜种种困难,将自身潜能调动发挥道极致。
其次是,实行力。曾国藩真正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脚踏实地的践行了自己的志向。历史后开始对自己全方位的改造,每天给自己订立日课,时刻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时时刻刻监督检查自己的一举一动。
第三是,写日记。人要成长,必须有一个吃大苦的过程、忽忽悠悠,舒舒服服是永远完不成脱胎换骨的,写日课修身,就是他一生的成功核心秘诀之一。通过不断的自修检查自己身上的缺点毛病。
第四是,借助外力来监督自己。借助师友亲人监督、把自己的提及送给朋友们阅读点评、公之于亲人朋友,一直是他最重要的自修室方式。再学做圣人道路上,取得了第一项成功是戒烟。为他后续打下了坚定的信心。曾国藩戒烟就像其他事一样,一旦下定决心,他就没有退让过一步,起来多么痛苦难熬他永远坚定坚持。他一生推崇的品质是:有恒。
他认为:磨炼自己要有如鸡孵蛋般的耐心和韧性,他的一生就是不断自我攻伐,自我磨砺的一生,也是不断脱胎换骨,变化气质,增长本领的一生。
读曾国藩,反观自己,还要不断让自己终身处于学习,进步之中!成长路上,一起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