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会热点大学生世界
袁隆平:一个“农民”科学家

袁隆平:一个“农民”科学家

作者: 知识分享 | 来源:发表于2017-10-23 22:03 被阅读100次

今天留意到某网站上的一个标题《身价千亿却穿35元衣服 87岁的他喂饱了8亿人》,加上之前新闻对他科学成果的连续赞扬性报道。早些年,我也留意到部分的读者评论说他的水稻不好吃,产量无法在真实的农田里实现等等负面评论。无论正反两面都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在进行报道。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国际性的观点来看待这个“农民”科学家。

图片来自网络

或许这个观点你并不认同,但听听无妨。为了表达的客观性,我尽量不做价值引导和评论取向,按照逻辑一致的原则,进行国际历史的描述。(里面涉及的历史事件,并不全面,是筛选的,需要原文的可以通过简书联系我,若是常识性的请自行查找资料)

一、我国的援助历史

1、1949-1978

1950年中越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越南抗法战争时期,中国为越南提供粮食、医药等基本物质总价值将近2亿元。越法战争之后,中国继续军事和经济等不同形式的援助越南。

在1950年同一年,中国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此时对朝鲜进行了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中国也继续在经济上等方面援助朝鲜。

还是在同一时期,中国和锡兰进行贸易合作,中国像锡兰提供20万吨大米,锡兰向中国提供5万吨橡胶。与以往的援助不同,这次是具有市场行为的。在与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援助中,采取的也是贸易的方式。

万隆会议之后,中国无偿援助了柬埔寨和尼泊尔。这是对东南亚的国家的援助,在50年代,我国还对非洲国家进行了无偿援助,比如埃及,几内亚和阿尔及利亚都能国家。

在60年代,越南和美国开始了战争。中国又开始对越南的援助。

接下来,中苏关系恶化,许多国家不再支持中国,仅有阿尔巴利亚支持中国。当时中国虽处于三年严重困难时期,也给阿尔巴利亚提供了几十万吨的粮食援助。随后还继续给阿尔巴利亚提供其他形式的援助。

也是在60年代,中国继续对巴基斯塔的援助和新增了对古巴等国家的援助。著名的是对赞比亚和坦桑尼亚的坦赞铁路修建。

70年代也有部分新增的援助。不过,在1978年,我国停止了对越南和阿尔巴利亚任何形式的援助。随后,我国也调整了对外援助的策略。

2、1978-至今

国家基本还是以前的国家,只是策略上更加强调援助国的实际情况,更加强调自力更生和市场的力量。还对发达国家发生了自然灾害也进行了人道主义的援助。

二、我国被援助的历史

我不太清楚,我接下来所说的历史你是否听说,也不知道这段历史,你会如何评价。就我个人而言,我只能尽量保持感恩的心态看这段历史。不要报以任何的历史仇恨和政治导向,仅仅从一个人来说,对于别人的帮助,我们也应当表示感恩,如果不感恩也需要感谢。这是我的价值观。(主要是对日本对中国进行援助这个角色的一个判断)

1、1949-1960。

这一时期,主要是苏联对我国的援助,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在1960年苏联停止对我国的援助。随后其他国家也没有对中国进行过援助。

2、1978——至今

1978年之后,大量的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了援助。例如,日本,意大利,德国,加拿大等国。

湖南省实施1999 年度的日本政府对华粮食增产援助项目.

另自1979年以来,世界粮食署一直对我国的3000多万的贫困人口进行援助。尽管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在解决贫困人口上需要国际和自身的帮助。在2005年底,世界粮食署结束了对我国总金额达9亿元,长达26年的粮食援助。不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还继续对我国其他方面的援助还没有结束。

自1979 年到2003年日本对华实施政府开发援助以来, 共向中国提供了约3 万亿日元援助。在2006年,日本政府开始对我国进行政府管理人员和造林项目的援助,总金额达到8亿日元。其后,日本还陆陆续续对华进行援助。

三、年轻人的历史使命

我列出历史,主要是看一看我们国家曾经穷过。我们别只想着我们对别人的付出,别人对我们的付出我们也需要记得。比如我看到袁隆平先生也近90岁了,90岁依然奋战在科研前线,很不容易。我们不能寄希望一别国和老者,我们年轻一代更需履行自身的使命。

联合国粮食署决定不再援助我们,是21世纪的事,过去了仅仅11年而已。我们经常说我们的经济发展如何牛逼,我们今天有能力解决自身的问题的时候,需要想到以前我们的成绩是怎么来的,如何在他人的帮助下取得的成就。真正的强大是帮助别人强大,依靠别人的帮助而强大也是一条路,但我更喜欢前者。

我们是一个充满梦想的一代,我们首先在吃饱饭的时候,别忘了他人对我们的帮助。也需要自身的努力,摆脱自身的不完善,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只有这样,当你穷的时候也不会总是伸手要。我们每个人做的就是强大自己,当自己强大的时候,才可以奉献更多。

强大自己是一条难走的路,但我们未来永远充满期待。

人生也需要选择自己的路,但不要选择容易走的路。

相关文章

  • 袁隆平:一个“农民”科学家

    今天留意到某网站上的一个标题《身价千亿却穿35元衣服 87岁的他喂饱了8亿人》,加上之前新闻对他科学成果的连续赞扬...

  • 信语珠宝日历2021.05.22

    袁隆平曾总结自己成功的“秘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有人问他,哪个最重要?这位以农民自居的科学家说“汗水与实践...

  • 89岁袁隆平再创奇迹,值得被这个时代铭记 网友:真男神!

    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再创纪录,亩产超过1200公斤,虽然袁隆平自称自己只是一个种了一辈子水稻的农民,但他从事杂交水稻...

  • 万古长青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一个真正的科学家,老先生千古!

  • 袁隆平素材

    向袁隆平学习什么 袁隆平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 他参加工作50多年来,不畏艰辛、...

  • 作妖的明星们,拿什么和科学家杠?

    袁隆平输给了景甜?科学家为国效力40年,比不上Angelababy发呆一天?科学家和明星谁的关注度应该更高?这样的...

  • 感赏176   心怀天下

    今天讲授高中英语必修四unit2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 文章讲的是伟大的科学家袁隆平生...

  • 继承遗志,奋斗无悔

    过了519、520、521,今天这个522,因为国之痛失两位院士而注定不平凡。 袁隆平,自称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三系...

  • 从吃饱到吃好

    ——向袁隆平等农业科学家致敬 记得,下乡插队时,非常羡慕农业科学家,也尝试着做了几件小事。一是在大队的支持下,和几...

  • GO语言面试系列:(九)golang强制类型转换示例(usafe

    题目: 设计父结构体—员工。子结构体:工人,农民,教师,科学家(scientist),服务生。(1)其中工人,农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袁隆平:一个“农民”科学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cn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