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婧
学习心得:
1,通过为人父母1~10分的10个台阶来感受一下人与人的【诚】的不同的不同层面:
1分父母,他们几乎没有【诚】的品质,不仅不对孩子抱有希望,而且对自己的生活也放弃了追求,所以他们把孩子当做出气筒,有时也会用打骂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2分父母,他们【诚】的层面也相对比较低,在家里会对孩子专断独行,要求孩子必须听他的话,把子女作为了自己的附属品,希望孩子早点出去赚钱,孝敬自己,希望通过孩子来让自己不劳而获。
3分父母,他们已经开始具有了一点【诚】的品质,希望孩子能够做得更好,让自己更有面子,但是呢,在子女做的不好的时候还是会唠叨抱怨。但是他们在要求孩子去做的更好的时候,自己却是在得过且过当中度过每一天,比如一边刷手机,一边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让孩子替自己来实现人生理想。
4分父母,他们在养育儿女上已经有了更多的【诚】的品质,他们希望能够把最好的条件都给到孩子,希望将来他们能够度过舒舒服服的一生,但是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在给了孩子更充分的物质条件的时候,也在潜移默化当中养成了他们好逸恶劳的品格,那这样的父母他们【诚】的层面还是有很多提升空间的。
5分的父母,他们【诚】的层面进一步提升,不仅愿意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更愿意去花时间和精力来陪伴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因为他们相信眼前的每一份付出将来都可以给孩子更好的未来。所以不管是学习成长还是业余生活,都愿意亲自的陪伴孩子,有一份更加融洽的亲子关系。
6分父母,他们的【诚】就体现在能够给孩子更智慧的引领,不仅能够根据孩子的特长来因材施教,而且能够在子女成家的关键人生路口给他们恰当的指点。比如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不仅能够更尊重子女的意愿,而且能够帮助他们去考量更长远的幸福。
7分父母,他们的【诚】就体现在对子女会有更严格的要求。当子女出现行为不端的苗头时,就会用霹雳手段来进行制止。同时呢,他们也会引导孩子有更大的担当,比如告诉孩子竞选班长就是要多干活多去帮助别人去做别人不愿意干的工作,让孩子从小就能够有德才兼备的品质。
8分父母,他们拥有更多【诚】的品质,那这时他们对子女的教育已经不限于是言传身教,更是活成孩子的榜样,让子女因为自己而骄傲。比如从事一份利国利民的崇高事业,那子女在心中也愿意去树立起更高远的志向,哪怕不能经常陪伴在孩子身边,但是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子女,什么才是人生的价值。
9分父母,他们的【诚】就体现在愿意树立家规家训,为子孙培养一份厚重的品德,让子孙在面临重大决策的时候能够去遵循前辈的教诲,走上一条光明的大道,甚至可以形成当地的名门望族。
10分父母,他们的【诚】就上升到了更高的境界,在他们看来养育子女就是在为国教子,为国家培养出未来的栋梁之材,比如为岳飞刺“精忠报国”的岳母或者培养出孟子的孟母,他们通过【诚】的品质为子女打开了广阔的天地,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为人父母都知道要对孩子好,但是如果我们自己【诚】的层面还相对有限,是没有办法给到子女更高层面的帮助的。
2,沟通中的“黄金圈法则”
简单来讲就是先讲为什么,再讲是什么,怎么做?
想一想我们和同事沟通总喜欢直接讲任务是什么?怎么做?而没有耐心跟同事沟通事情的背景、意图、意义等等,这样就有分配工作发号施令的感觉,同事当然不会买账,所以沟通任何事首先都要说清楚,并且让同事明白为什么。
3,与同事沟通不畅的三个深层原因以及对峙的方法。
①第一,尽近则卑。
同事长期共事,朝夕相处,彼此最了解对方的缺点错误,作过哪些不靠谱的事,哪些失败的项目等等。大家彼此知悉,这就容易使得双方互相不满意甚至看不起,这就是近则卑。
因为近则卑,很多时候我们不把事情放在眼里,因而同事也不把我们的话当回事儿,沟通起来自然困难重重。
[强]尊重对峙【近则卑】。
尊重是一种本事,格局境界高的人对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尊重。
尊重的画面感是什么呢?
一般而言因为近则卑,大家容易目中无人,而我们身边有一个小伙子,无论和谁沟通他都要琢磨,琢磨对方的沟通方式,比如一位同事就喜欢面谈,那么小伙子每每和他沟通,再小的事情就要跑到他的工位上和他面谈。
再比如一位同事打招呼喜欢称兄道弟,那小伙子也会称他为某某兄。就这样总是和他人进入同一频道,这就是对他人的一份尊重,背后是心中有人。
②第二,为自己。
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时常要求伙伴多配合自己成就自己,总是把自己的事情看作是最重要的,而别人的工作似乎稍微动动口,动动手指就能完成,很少有人能够站在同事的立场,主动地去理解同事,配合同事。
[强]价值对峙【为自己】。
用一秒钟的功夫,关照一下自己。如果与同事共事,起心动念你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怎么能期盼他人接纳你的观念呢?
所以在沟通中我们不能只算自己的账,而是让对方感受到做这个工作的价值。这个价值有对公司的价值,对部门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对他的价值,给他人一个不能拒绝的理由。
③第三,工具人。
在职场中,很多时候大家都习惯就事论事,氛围里缺少了人情味,久而久之很多职场人自嘲自己是工具人,也就是随叫随到像工具一样被对方使用。那么如果我们与同事的沟通少了温度少了真诚,同事又觉得被安排了一个个的任务,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
[强]真诚对峙【工具人】。
正如这几天我们都在学习大学里的诚意,诚意体现在事事物物上就是真诚。
正所谓没人拒绝你真诚对他好。
对同事来说也同样如此,当你不是把一份工作甩给旁边的同事,而是愿意和他成为伙伴,成为战友一起把这件事情做好,这份真诚和温暖对方是可以感受到的。
不论是提前告诉同事工作中的潜在的难点,还是愿意把它当做自己的战友同甘共苦,或者就算帮不太上忙,至少可以递给同事一个苹果一个橘子等等。让他能感受到你的这份真诚,自然更愿意与你沟通达成共识。
因为和你的沟通不仅知道了如何完成这项工作,更收到了你真诚的力量。
[爱心]没人拒绝你真诚地对她好!
超越近则卑,尊重好同事;
不只为自己,价值共同体;
拒绝工具人,真诚对她好![玫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