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60618:无恙

20160618:无恙

作者: 留言飞语 | 来源:发表于2016-06-20 00:41 被阅读324次

一路成长,我们并没有变得更通透,而只是习惯了自己的不通透。

图片来自网络

前几日在微信上偶遇了一个久未联系的朋友,一番寒暄后,他问起我的近况。

他问,打算回国吗?我答,暂时没想法。

他问,打算生娃吗?我答,也没想法。

他问,打算创业吗?我答,也没想法。

他问,那你最近怎么样啊?我想了很久答,无恙。

汉语精妙于此。同样的问题,可以回答“挺好”或者“闲呢”,前者悠哉,后者无奈。但我想了很久,似乎就是“无恙”,是一种介于好与不好直接的真空状态。

就像爱丽丝,在一个兔子洞边上环膝而坐,爬不上来,也滑不下去。

若是十年前的自己,必会对我这种悠然度日的心态进行一番雷烟火炮的自我谴责:白驹过隙啊,生命蹉跎阿什么的。我曾给自己设计过标配的成长路线:读书,奋斗,当精英。人生也确曾沿着这个轨迹亦步亦趋。可是在某一个时刻,我忽然发现前方的路和脑后的路似乎并没有不同。像是从扫雷晋级到高阶扫雷,更大的地图,一样的玩法。而我在做的,无非夜以继日地标记路障,偶尔看一眼记分牌上的成就感,然后再低头辛苦劳作。日复一日,不免倦怠。

所谓人力,不过蚍蜉。

可是,随遇而安的想法却也不是第一次出现。我肉眼凡胎,众生一样,父精母血,七情六欲。不是“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处”的豪门贵子,亦不像先贤一样把心性修炼到“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我会为买了几百块假货而心血难平,也会为在公司被同事领导责骂而惴惴不安。于是某一时刻,发现所能倚靠者,无非大脑,身体和时间。钱买不来所有,但至少可以换取让自己不再窘迫的安全感。于是我又会在别人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夜晚苦读,也曾在风日清和人意好的春光里独自去公司拼命加班。

人若无名,生亦无命。

回顾自己过去十几年的生命,无非在这两种世界观中挣扎。没有一种能毁灭对方,两者随着环境际遇的变化交替占上风罢了。我猜,我以后几十年的生命大致也是如此。我还猜,这世界绝大多数人的心性也是如此。

而我现在,也不过就是这生活状态变化中的某一阶段而已。

想到这里,我才说,无恙。

图片来自网络

从小到大,我的幸运和不幸都在于,我是一个到目前为止还算顺遂的人。饥饿,孤僻,落榜,失亲等人生之不幸都被我一一闪过。生活多有求索,鲜有起落。这注定了我到目前衣食无忧,但却也没有一件刻骨铭心的事能让我笃定自己的价值观。

所以我常想,我到底应该用什么姿势来面对生命?

少时喜读李白,喜欢他“斗酒十千恣欢谑”的快意人生。后又爱杜甫,称赞他“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但不管是李白杜甫,我都曾赞他们忠于自己,并才情于文章。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每一个遗世独立的价值观背后都有着意想不到的交叉,好象满园的参天古木在地下的盘根错节。斗酒十千的李白也有“对影成三人”的孤独,伤时感事的杜甫也有“白日放歌须纵酒”的癫狂。我曾最爱的田园诗人孟浩然,也竟然可以一边开心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一边酸溜溜地“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李承鹏还在当足球记者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责问国足之不幸不争,也呼吁球迷一起思考,到底是该哀莫大于心死还是哀莫大于心不死。其实在我看来,心死不死多在于结果好坏。若能期待一个好结局,那便哀莫大于心死。若劳碌一生终无所获,则必然是哀莫大于心不死。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之后,担心火把不足以支撑探险山洞,于是中途退出,后又顿足捶胸感慨自己早早心死弃疗,所谓“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而同样的爱国诗人陆游在颠沛一生之后,却哀叹自己为何心仍不死。他说,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可惜人生是单行道。没有谁能预知结局,也就不知道心到底该不该死。王安石进山的时候不知道山里是否真有奇伟之观,陆游“骑马客京华”的时候也想不到有一天“但悲不见九州同”。我们都不知道奋斗下去是什么,于是只好悬着一颗半死不活好死不死的心忐忑度日。当初识人生之忐忑,便如读书时那般激扬文字,给自己打上各色标签,希望以最被受关注的方式走完这一条未知的路。而当忐忑成为习惯,我们终于可以说,无恙。

一路成长,我们并没有变得更通透,而只是习惯了自己的不通透。

图片来自网络

前几日高考,我偶然回想起十几年前学过的古文,想看看这十余年来到底是哪一篇对我的人生影响最深。想了半天发现,无论是赤子之心的出师表,或是唯物求知的石钟山记,还是云淡风轻的归田园居,似乎都只能在我脑中倏忽闪过。真正能够让我从第一遍读起就起鸡皮疙瘩一直到现在的,还是归有光的这篇《项脊轩志》:

“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震川先生平生志向颇高。无奈天不怜才,常不得志。他晚年时(去世前两年)仍然入阁为皇帝立传,以佛家之说必是未能看透红尘之人。而他每每落笔,却总是“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也许,人真的没必要看透。只要习惯了看不透即可。

出世看人,入世做事。无论风险浪急或是风平浪静,与我心中,皆是无恙。

相关文章

  • 20160618:无恙

    一路成长,我们并没有变得更通透,而只是习惯了自己的不通透。 前几日在微信上偶遇了一个久未联系的朋友,一番寒暄后,他...

  • 20160618

    一切可以妥当的一定会妥当,准备迎接奇迹! 感恩 今天乖乖的看了《业力管理》这本书,虽然以前总听说大概内容是什么,但...

  • 20160618

    生活绝不是得过且过,绝不将就。 自己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活,每一笔钱,自己赚的每一桶金都要去发挥他更大的价值。 早恋,...

  • linux rename 正则表达式

    想要把IMG_20160618_144009_DF3.jpg,中的_DF3这块去掉。在man中看到 rename ...

  • 2018-04-04

    怕自己忘记: 20160618午后的相遇 20170222年后的重逢 20170304第一次身旁的你 201703...

  • 海荣读报20160618

    1、这是一个星期五 评论:一个漫画叫《多好的草地都有瘦马》,慢慢图变吧。 2、推荐看《云下的日子》这部电影 评论:...

  • 且当“卷首语”

    20160618(六)“卷首语” 一场说干就干的“修行实验”——由武入道?由弱及强的修行假设。 虽然仍不得不用文字...

  • 狼图腾

    20160618 关于制衡 狼是腾格里派下来保护草原的,狼没了,草原也保不住。狼没了,蒙古人的灵魂也就上不了天。 ...

  • 我的人生誓愿_20160618

    人对于权、利、名的追逐真的始终是无底洞吗?权似乎还好,少有过特别的膜拜;名,中小学时还有些,大学起就逐渐释然了;而...

  • 20160618胡玮作业(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60618:无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db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