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古玩文化
深圳来宝文化:乾隆皇帝最爱的玉器,件件精品。

深圳来宝文化:乾隆皇帝最爱的玉器,件件精品。

作者: 深圳来宝国际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18-05-15 16:38 被阅读1次

清雍正白玉仿痕都斯坦菊瓣碗 首都博物馆

在中国玉器的发展过程中,清代应是中国玉器制作的鼎盛时期,它继承发扬了数千年来传统的琢玉技术和风尚,集历代创新工艺之大成,创造了难以数计的优秀作品。

鄂图曼帝国S形双柄碗 台北故宫

其玉质之美、琢工之精、设计之妙、造型之奇、用途之广等均是前所未有的。

同时由于乾隆皇帝爱玉成癖,不遗余力地大力提倡和千方百计地收藏旧藏,创作新品种,从而使清代尤其是干隆年间玉器制作达到中国玉雕史上的顶峰。

鄂图曼帝国垂直纹盖罐 台北故宫

除了制作中国传统玉器外,乾隆年间还引进和仿制了外域的玉质艺术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痕都斯坦玉器。

鄂图曼帝国垂直纹罐 台北故宫

何为痕都斯坦玉器

痕都斯坦是指建立于1526—1858年的莫卧儿帝国。

其疆域包括今日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及阿富汗东部,亦有“温都斯坦”、“痕奴斯坦”等译名。

后来乾隆皇帝按照藏语及回语发音,亲自考证,确定译作“痕都斯坦”。

鄂图曼帝国耳形双柄碗 台北故宫

痕都斯坦玉器,颇为清代宫廷所重,乾隆帝曾多次作诗赞誉,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也有记载 “今琢玉之巧,以痕都斯坦为第一”,可见其在清代玉器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新疆回部花式碗 台北故宫

痕都斯坦玉器的风格特点

【用料精良】

痕都斯坦玉材多为南疆的和阗玉、叶尔羌角闪石玉。

玉质细密,质地温泽,透过光,可以看到里面有棉状或点状包裹体。

痕都斯坦玉匠喜用纯色的玉材雕琢,即一器一色,尤多选用青玉、白玉或碧玉,这与中国传统玉器的爱留皮留色巧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新疆回部花式双柄香薰 台北故宫

【器型别致】

痕都斯坦玉器主要有食器与杂器两大类,以实用为主。

食器类有碗、杯、盘、壶等。

杂器类有瓶、罐、盒、文房用具、香炉等。中国传统玉器中常见的礼玉、佩玉、摆设玉却很少。

蒙兀儿帝国单柄壶

痕都斯坦玉器的形制也比较特殊,常以动物和花形构成,有的器物完全就是一朵盛开的花或一片橄榄叶,器柄处多圆雕成花苞或缠枝的茎叶,如葵瓣盘、莲花式碗,极为常见。

蒙兀儿帝国分格盒

还有的则采用不同的兽耳或兽角作器物的造型,逼真细腻,新颖奇特。

器物的耳足、耳柄也多呈对称性布局。器物底部和足多外撇,其形或作花,或作花瓣,或呈叶形。

蒙兀儿帝国八角形碗

【纹饰独特】

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因为受当地的气候和自然条件,以及风俗习惯的影响,体现在器物上纹饰有着明显的异域色彩。

花叶纹是痕都斯坦玉器的主流纹饰,花草以莨、苕、莲为主。

“莨”即野葛,俗称“老虎脚爪草”;“苕”即“苇花”,也叫作“凌霄”、“紫葳”;这里的“莲”不是我们常见的池塘里的莲花,它是陆生的西番莲与铁线莲。

清 痕都斯坦白玉牡丹双耳炉

组合花中常见的是菊花,另外还有葵花、折枝花等,其次还有蕉叶、凤尾草、狗尾草等。这些都是当地特有的植物品种。

传统行话将这些花草统称为“祥花和香草”。图案以花苞、花朵、卷叶相组合,有的构成层花叠叶,讲究对称布局,显示出枝繁叶茂、繁花似锦的景象。

【工艺精湛】

中国玉器常以质佳工美取胜,而痕都斯坦玉器不仅多利用多层次的浅浮雕捕捉大自然的奇妙生机,而且为了加强装饰效果,常采用五颜六色的镶嵌来营造华丽高贵的美感气氛。

主要是在玉器上镶嵌金银,以形成美妙的图案,使玉器更加富丽堂皇,亦有金粉直接描绘图案的。

其工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清 痕都斯坦玉嵌宝盖盒

雕工复杂,碾磨细致。

痕都斯坦玉器采用浮雕、圆雕、镂空雕等多种工艺组合。

花叶纹以剔地阳纹技法在器表起之花纹,即雕刻时先琢平底子,再浅浮雕纹饰,形成凹凸的视觉反差,增强其艺术表现效果。

所以器物皆磨去琢痕,碾琢极细,乾隆皇帝曾咏诗“细如发毛理,浑无斧凿痕”,就是对其雕工的高度赞誉。

清 痕都斯坦碧玉菊瓣纹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圳来宝文化:乾隆皇帝最爱的玉器,件件精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ky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