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乌合之众》读后感二

《乌合之众》读后感二

作者: 桃之夭灼111 | 来源:发表于2020-04-02 17:39 被阅读0次

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后面几章主要讲叙领袖如何利用群体提高领导力,以及群体心理学在选举、议会、陪审团等产生的影响。

领袖要懂得利用群体心理学

对一个群体,最产生影响的是领导人的威望,正如拿破仑当年回归时,不会吹灰之力,就重新博得了法国民众的拥护。

拥有威信的人要懂得利用它,充分发挥它的作用。适当的保持距离,霸道严肃,甚至用命令的口吻都是让自己的威望加倍发挥作用的法宝。

那么没有威望的人,又如何去成为一个领导呢?博学多才并不等于拥有威望,在威望上,可能财富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有些事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用多余的财富帮助需要的人,也能获得帮助你在一群人中树立威望。试想,一群人中,拥有威望的,要么德高望重,要么有钱又肯助人。

提高影响力,可以采用的手段有“断言、重复、传染”

我想起了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当年红遍南北的凤姐,身高不足1.5米学历不高,没有固定工作,为什么会红遍大江南北?靠的就是她口出狂言。偏离常理的狂语被爱猎奇的人们迅速传开,凤姐从一个贫乡僻壤、名不经传的人成了网络红人,接了很多商业活动,后来去了美国发展。凤姐正是懂得群体传播的特点,利用“断言、传染、重复”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群体心理学在议会、选举、陪审团中的影响

选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特朗普的竞选。夸张的演讲说词,强调个人个性,好斗,强力排外,让一些人大为反感。

稍微了解一下美国的历史就知道,美国这个移民国家主要由四拨人组成,除了高雅的清教徒、保王党人、贵格会,还有来自英国边区的人,就是西部牛仔。特朗普的演讲主要针对边区人这一群受众。

尽可以利用夸张的演讲吸引选民,但不能用书面的形式,以免留下被攻击的把柄。

群体只相信感性,所以讲道理是最没用的,弄不好还会适得其反。

奥巴马就深谙这个道理。选举时,对手提出奥巴马的母亲两次抛弃奥巴马,质疑奥巴马的家庭价值观。奥巴马没有正面反驳。后来民众知道了,奥巴马的母亲是因为印度尼西亚的人类学家,为印尼的是小手工业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反而,让选民更加敬重奥巴马的母亲,奥巴马从来赢得更多的好感。

如果不是对于专业技术问题,一群陪审团的人、议会的人,不见得比一群产业工人、农民更有逻辑推断力。群体最终的决定,容易受到有威望的人的影响,也愿意被直观的感性所引导。

尽管议会、陪审团有很多弊端,但是是反对专权很好的方式。

相关文章

  • 《乌合之众》谁能影响群体的想象力,谁就掌握了管理群体的艺术

    读书评:读后感《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法)古斯塔夫.勒庞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的是《乌合之众》的读后感:谁能影...

  •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群体不善推理 ,却急于采取行动 。 它告诉我们:长时间融入群体行...

  • 我想写个读后感,只是简单地试探啊。

    《乌合之众》读后感(^_^) (刚在当当上看完此书,就写了个流水帐。) 为什么叫读后感呢?因为不敢写书评,因为没读...

  • 乌合之众,可怕又可敬

    读后感:《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法国古斯塔夫*勒庞 这是第二次读此书,还是会有很多启发与认识,仅将一些感受...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前言 这是一篇关于《乌合之众》的简短读后感。 正文 《乌合之众》出版于十九世纪,如今已经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的书籍。...

  • 乌合之众

    如果非得写一篇读后感的话,那就写吧。 《乌合之众》是一本大众心理学书,乌合之众此成语的意思有一定的贬值,可见,当个...

  • 书香致远 | 做一名群体时代的理性思考者

    做一名群体时代的理性思考者 ——《乌合之众》读后感 文/十涧星辰 用了四天的时...

  • 《乌合之众》读后感二

    群体的特征: 群体具有冲动,易变和急躁;又容易受暗示和轻信,其表达形式夸张而单纯,偏执、专横和保守;但又维持了非理...

  • 乌合之众(读后感)二

    掌握了激活群体想象的艺术,就能够统治它们。 ——《乌合之众》 今天又读了二三两章,书中谈论了群体的道德,想象,还...

  • 《乌合之众》读后感二

    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后面几章主要讲叙领袖如何利用群体提高领导力,以及群体心理学在选举、议会、陪审团等产生的影响。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乌合之众》读后感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mx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