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秉写作精品课堂(第四十四期)
——文化与历史之《闲情偶寄》【词曲部:词采第二.戒浮泛】诠释及补充 &《诗经:风篇.邶风.匏有苦叶》+《诗经:风篇.邶风.谷风》&《楚辞:九章.涉江(一)》
主讲人: 陳雪溶(陈沁)

a. 《闲情偶寄》【词曲部:词采第二.戒浮泛】诠释及补充
原篇(图)——



诠释及补充——
《闲情偶寄.词曲部》中“结构第一”的【戒浮泛】一文,在标题上就已经明示主题: 填一篇词,恁应过分显浅而不分角色?元曲里多存在这样的弊病,将花面口中之粗俗语言,混入那生旦角色去。他们这些“衣冠仕宦、小姐夫人”,本应庄重隽雅,嘴里吐出雍容畅达,方不失身份;哪怕大府里的小丫头,如梅香,也该视情况写,不该缺乏家训,使举止逾矩。

但亦有神明文者,只稍移一字,抑或巧妙增减,便能将枯木逢春。此又是另一种说法了,填词义理无穷,当肖其人,切其事。作文章最费头绪在于填词。关键点列一篇大纲,契合情理与景致。让人物融于景中,且景中一花一草一木都可为人物咏情。 [涉及到戏曲里“无实物表演”之功底]

善咏物的,要各有各自笔下人物的特殊。殊知伯喈“笔下月”根本不同于牛氏“所言月”。此外,填词当专工,不宜散乱杂家,错了结构。咏花还愁鸟,赋月又兼风,会面临事多曲少、事短情长的结果,李渔说,大家需要向发科发甲的考生学习,场中是由主考官定题的,无旁题发挥,自然撰起来整齐,他日窗下自由作一两篇,成品才会削弱。故,他欲“舍景言情”,实为近易耳!

b. 《诗经:风篇.邶风.匏有苦叶》+《诗经:风篇.邶风.谷风》原篇及散文式
①原篇(图)——

①散文式——
匏为葫芦一类的植物,颈细长,里面裹了好大肉瓤,待八月成熟,可以将其挖去,做成渡水的船。少女穿着靓丽裙裳,估计天亦炎热,那葫芦叶子早已干枯,济水即使深,也得驶往,就由裙角被沾湿,缓缓行至;若济水不深,则小心翼翼提起裙角,慢慢趟过河。无论如何,快到了婚嫁季节。

水势丰盈,似要漫过岸边。粼粼波光处,阳光照射在面上,一粒粒、一颗颗闪烁,像撒了荧籽,望见温馨且雅致。少女庆幸河水仍没淹没车轴,草丛里野鸡一声声扑腾,飞出来几只,也是求偶心切,鸣音响彻渡口。她听闻,惟更盼未婚夫归家。

天空还不肯消停,大雁们披件灰黑的羽衣,左右招呼同伴,岁照一字排开,它们是活泼的、懂人意的,寒冬不久来临,旭日之光辉罩于草珠上,自己亦需飞往南方渡冬,提醒少女——若想成婚,便要赶在冰未冻结之时。

少女心中自是急切的,她常常朝碧波上眺,万顷风景,何舟才渡吾夫?今日,不远的地方,竟真有一艘客船驶来,笑容渐渐溢开,她不仅跳起来,挥舞双手,还向船夫呼喊:“船家,船家,快来呀!”
船夫听见了召唤,把桨使劲往礁石一撑,愈加飞快地驶近,热情地喊:“有人否?老夫渡你一程!”
“谢谢师傅,小女子并非想上船,而是在此处等一位朋友!” 少女兀自偏过头,伶俐地跃上甲板,找寻未婚夫了……

②原篇(图)——

②散文式——
山谷间的风刮得愈来愈烈了,兼阴云和暴雨。她缩着身子,找温暖的地方避一会儿,自己才从家中被丈夫赶出来,他已有了新欢,便忘了旧爱,迫不及待要为那女人挪新巢。就像采摘蔓青与萝卜,连同根茎一齐丢弃。

丈夫在困苦的时期,她曾坚守不离,帮扶他一起渡过苦难,恁地瞬间变心?且扪心自问,对邻里也多有支援,奈何这渭水犯吾泾水,亦莫以为她会因负心汉而浑浊不堪!

丈夫中年不比往昔,脾气愈发暴燥。她被逐出婆家,都不尝来送,难道还有一丝一毫转机吗?他们新婚的盛景,自己不忍再看,远远地泪别,踏上了返娘家的路程……

c. 《楚辞:九章.涉江(一)》原篇及散文式
原篇(图)——

散文式——
灵均自幼便喜欢这样的服饰,给头上戴着高贵发冠,束起长长的青丝,宝剑亦携在身旁,腰间已镶上明亮闪烁的珠子,还坠有一块美玉,加上他深邃、睿智的眸子,及贵族子弟身份,格外显得光彩照人!

人世间是浑浊不清,他不相信有人愿意了解自己、支持自己,才誓要奔向远方,让那青龙为他驾辕,白龙头上虽无角,却能为他拉套,两兽齐心,可以奔腾得更远!与舜帝重华共游瑶圃,又登上昆仑山取玉之精英,可炼长生之术,与天地万寿,岂不美哉?

南夷人也不了解他,天明后就要渡过长江、湘江,忍心于鄂诸回头,望向来路。慨叹秋、冬两季的大风凌厉,几乎刮得耳朵生疼,只好放马在水边高低徘徊,还将车拴在方林。乘舟往沅水直上,舱内开着窗,他可以握紧大桨劈波而下。船开始慢吞吞的了,似要停滞,被卷入了逆流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