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恬淡讲茶经(D9)

恬淡讲茶经(D9)

作者: 恬淡冲融 | 来源:发表于2018-05-28 10:25 被阅读0次
恬淡讲茶经(D9)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篮以箪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箪;既其熟也,出乎箪。釜涸,注于甑中。(甑,不带而泥之。)又以榖木枝三亚者制之,散所蒸芽笋并叶,畏流其膏。

                    --------陆羽《茶经•二之具》

        甑,用木头或陶土制成,用作蒸茶叶的甑腰部不能突出,并用泥巴封固好。甑内放置竹制隔水箪子,用竹篾系在箪子上,以便取放竹箪。蒸的时候,把茶叶放在竹箪上面,蒸好后就从竹箪子上倒出来。锅中的水将耗尽时,可以向甑中加水。(甑,腰部不需用捆绑,而是用泥巴封起来。)还需用三杈的榖木做成木杈,用以挑散蒸好的嫩茶叶,以免茶中精华膏汁流失。

        唐人制茶有七道工序,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蒸而不捣者为散茶,捣而不拍者为末茶。唐人最重视的是炒茶和焙茶。到了宋代,人们制茶时更加重视蒸茶。在蒸茶的时候,宋人把清洗过的茶叶嫩芽放入甑中,用大火煮沸水,芽叶蒸制既不能太熟,也不能太生,“蒸太生则芽滑,故色清而味烈;过熟则芽烂,故色赤而不胶”。

        在中国南方的哈尼族中,还保存着蒸制茶叶的习惯。一般我们所饮用的茶是用茶树上的鲜嫩芽叶制作而成,但是哈尼族蒸茶却讲究用老叶。他们把采集的老茶叶放到甑中用小火慢慢蒸熟,再置于阳光下晾晒干燥,之后装入储藏器具中,饮用时用沸水冲泡即可。哈尼族蒸茶有种独特的糯米香味,温醇爽口,润喉沁心。

        古代制茶工艺中,蒸茶是重要的一道工序,蒸茶所用的器具“甑”是一种古老且常见的炊具。这种炊具最初是陶制品,作用和现在的蒸锅相似。宋代诗人陆游在《小疾自警》中写道:“淖糜煮石泉,香饭炊瓦甑。”可见当时已经开始使用甑了。

相关文章

  • 恬淡讲茶经(D9)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篮以箪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箪;既其熟也,出乎箪。釜涸,注于甑中。(甑,不带...

  • 恬淡讲茶经(D5)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

  • 恬淡讲茶经(D7)

    籝,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籝,音盈。《汉书》...

  • 恬淡讲茶经 (D8)

    灶,无用突者。釜,用唇口者。 --------陆羽《茶经•二之具》 制茶之...

  • 恬淡讲茶经(D12)

    芘莉,一曰籝子,一曰篣筤。以二小竹,长三尺,躯二尺五寸,柄五寸;以篾织方眼,如圃人土罗,阔二尺,以列茶也。...

  • 恬淡讲茶经(D6)

    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

  • 恬淡讲茶经(D10)

    杵臼,一曰碓,惟恒用者佳。 --------陆羽《茶经•二之具》 据记载,杵...

  • 恬淡讲茶经(D11)

    规,一曰模,一曰棬。以铁制之,或圆,或方,承,一曰台,一曰砧。以石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无所摇动...

  • 恬淡讲茶经(D3)

    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周公云:“槚,苦荼。”扬执戟云:“蜀西南人谓荼曰蔎。”郭弘...

  • 恬淡讲茶经(D4)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恬淡讲茶经(D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vw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