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一个家长群看到一个家长的分享,正是近来我思索的问题,完全化解了我的焦虑,所以摘抄下来方便自己学习,如果能够分享给别的家长觉得有用的,那是更好!
如何开启和强化孩子内心的动力?
前两天我说的话题:父母如何成为孩子的导师及如何化解阻力,这些都是外部因素,即客观因素,外部因素只是环境,真正能使一个人优秀的是内在因素(主观因素)。就像一棵树无论外面狂风暴雨,还是和煦阳光,只要树根扎的深,树就会屹立不倒。所以说,培养孩子内在的动力很重要。
很多父母说孩子没有责任心,没有动力,为什么会是今天的局面?概括大部分家庭自幼的教育孩子模式就是三个字:推火车。
孩子小时候是自行车,因为小,你也只有推着动起来,比如:吃饭,走路。孩子再大点变成了摩托车,但是摩托车有发动机,你不懂得用,依然推着走。初中变成拖拉机了,拖拉机你是推不动的,这时候妈妈会很无助和焦虑,就喊爸爸帮忙,会不停的相互埋怨。孩子慢慢长大,就变成了火车,火车更推不动,自带发动机。动车高铁之所以比火车快,是因为每节车厢都有发动机。火箭 比高铁更快,是因为火箭 燃料更足,能冲破大气层,来到外太空。
其实,孩子之间的最大差别不是能力,而是动力。
比如:一个孩子能力很强,学历很高,而动力不足,他遇到困难就会退缩,遇到阻力就会妥协,即便成绩好也是依赖父母推动得来的。而另一个孩子,动力源源不断,好成绩和考上好大学只是他的起点,靠自己成长起来的优秀会让他越走越远。靠外力帮助的优秀和自主优秀本质就不同。如果父母不学习,不上进,家庭蒋蕴藏着更大危机,总有一天,你推不动孩子,没动力的孩子该怎么办?
从此刻起,我们做父母的要想办法开启孩子的动力,不要再推着他们动,让他们自己动起来。
人的发动机在哪里呢?为什么我们大人会动,会努力工作?有人说要生活,要养家,这是我们的责任,有责任才会动,人没有责任就不会动,激发孩子的责任心,也就是让孩子的发动机动起来。
根据儿子的情况,本来打算住读改走读,看来没有必要了!帮的了一时帮不了一世!
今天参加了家委会的一个会议,看来所有的家长的心情都差不多,在升学的压力下,焦虑的情绪难以避免。哪怕孩子是班上的第一名都照样不满足,可见我们做父母的有多狠!
既然如此,接受吧!接受现在孩子的落后,哪怕他今后真的只能取得一份养活自己的职业,起码健康平安的陪伴在我身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