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本有趣的儿童文学作品,但深入思考,其实也可以看出作者对柏拉图《理想国》进行了童话式的构想,展现了人类社会中的完美国度。
完美国度没有统治者,人们信服的是学者和服务者。在豆蔻镇里,没有镇长,也就没有人发号施令,颁布规章制度。人们每天做事,就是听听学者说天气如何,然后安排事务。人们信服学者,会为学者的生日祝福和送礼。
学者是位胡须长长的老人,有丰富渊博的知识和经验,还有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他甘心忍受高塔的孤独,为人们指引未来的生活的方式。或许作者暗指的就是俗世的哲学家。作者和柏拉图的观点很一致 他也希望哲学家被更多的同时代的人理解。我想起哲学家在现实生活的处境。中国有老子,身前无人赞赏,至今学术界仍然对《道德经》的作者存疑;清代有李贽倡导解放思想,却被污蔑下狱;西方有苏格拉底被污蔑腐蚀雅典青年;尼采呼喊“上帝死了!”却被当成疯子。这些哲学家一辈子孤独,因为无人理解他们的思想。但他们的著作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人类终将懂得他们的伟大。所以作者才在这样的的童话故事里设置一位这样的人物吧!
镇子里也有在世俗掌握一定权力的人——警察。豆蔻镇的警察虽然有抓人的权利,但他的处事方式更偏向于被定位为服务者。他要为人们提供娱乐项目——让人们得到精神的愉悦。他为犯人们妥善安排衣食住和精神享受(教犯人音乐),却不需要犯人们做任何事。在世俗的社会中,社会的稳定始终离不开统治者和管理者,但也正是统治和管理带来了无上的权力。当权力被滥用,战争就被掀起,接踵而来的就是种种人祸。童话世界里,一切都是美好的,怎能有这样的统治者和管理者出现呢!
完美国度依靠人心的善良而存在。没有规章制度,那有纠纷怎么办?这就是这个镇子的神奇之处,人们天性善良,和和气气,欢乐知足。对于完美的国家,很多哲学家提出过自己的设想。欧门、圣西门、傅立叶也曾设想过乌托邦社会主义并进行实践。但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因为人性复杂,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
豆蔻镇的居民们是善的化身。
居民们的善有对恶的宽容。强盗抢走了面包,面包店老板最后还雇佣了坐过牢的强盗。强盗偷走了一个能干的阿姨,阿姨反而把他们的家整理得干干净净。强盗们偷走了电车,司机和售票员只是说:“丢了饼干而已,没关系。”
居民们的善有对童真的坚守。警察把游艺会看得比抓捕强盗更重要,成人们像小孩一样在乐园玩得忘记工作。童真是什么?不就是无所遮掩,最大需求也就是玩得快乐吗?
居民们的善有对音乐的热爱。小镇的每一个人都会唱歌,连小狗都会唱歌。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里面的爸爸让孩子学习弹钢琴。他并不要求孩子弹得有多好,他只是觉得,人的一生漫漫长,当你孤独,当你悲伤时,有音乐化解忧伤。
正是这些善挽回了强盗们的恶吧!他们有懒之恶,居民们让他们感受洁净的舒服。他们有偷之恶,居民们在他们身上发现特长,让他们重新服务小镇。
但从另一个方面而言,强盗们的恶并没有达到不可饶恕的地步。强盗们的内心依旧有善的影子:对宠物狮子的关怀照顾。即使狮子咬掉了自己的手指头,即使在坐牢,依然心心念念地牵挂狮子的孤独和饥饿。如果对这个世间仍然有爱,再恶又能恶到哪去?

这是一个打造了完美国度的童话故事。它天真而单纯,没有种种人性的复杂,它展现的是善良,是真诚,是宽容。而人类不就是一直怀揣着对美好的向往,才不断努力的吗?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