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生的三个半径

人生的三个半径

作者: 宋汉 | 来源:发表于2019-07-20 21:58 被阅读0次

一个人要干成一些事,首先需要搞清楚自己的三个“半径”。

认知半径

能力半径

行动半径

①认知半径

长期来看,决定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不是资源,不是能力,而是认知

微博上有篇关于金扁担的笑话:

无网络时代

农夫们闲侃,一个问:你们说皇帝用什么扁担挑柴?

农夫们一致认为皇帝家肯定用金扁担挑柴。

大家觉得这话如果传到皇帝耳朵里,他会怎样回答?

事实是,这话传不到皇帝耳朵里,农夫们自娱自乐,可以世世代代认为皇帝家用金扁担挑柴。

皇帝也不知道农夫们这么说。

各自为安。

网络时代

皇帝刷微博刷到了这则转发,甚至有农夫艾特皇帝: 请问陛下平时用金扁担挑柴吗?

皇帝脾气好,回复: 朕没有扁担啊,也没有金扁担。

农夫大概不会信: 皇帝居然说他家连个扁担都没有,我们村最穷的王二狗家都有扁担,皇帝哭穷哭得太假了,他家肯定是金扁担!

芒格说:手里只拿锤子的人,看什么都是钉子

认知不在同一个层级的人,就像有一个只拿锤子的朋友

买了一个限量版的物品,给他分享,他问结实不结实

新手机前后2000万柔光双摄,他说能不能砸核桃

有什么简单的好办法可以提高认知半径?

多读书,多接触陌生的领域

认知半径,越大越好

②能力半径

苏格拉底最推崇的是刻在特尔斐神庙上的一句话:“认识你自己”

了解别人易,认识自己难

股神巴菲特最重要的一个心法就是能力圈原则,坚守自己的能力范围,不懂不做,不熟不做,即使在互联网大牛市中被很多人误解

认知半径与能力半径重合的地方,才是最值得投入时间精力资源的地方

能力半径可以随着实践和阅历发生变化,

识别能力圈,最忌讳的就是想当然,自以为是,想做和能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③行动半径

终于要开始行动了

专家们告诉我们说,行动半径要小

就是你想做的事越大,手头干的事就得越少,最终推动的系统规模才能越大。

大系统,都是一些简单要素大量重复的结果。

比如,世界上排名靠前的大型餐饮集团,基本都是快餐。

只有菜谱简单,动作少,才能靠大量复制扩大规模。

相关文章

  • 半径生活

    得到中有一篇讲“人生半径” ,即每个人的目标设定分为三个层面: 认知半径、理想半径、实际半径。 不断扩大认...

  • 人生的三个半径

    一个人要干成一些事,首先需要搞清楚自己的三个“半径”。 认知半径 能力半径 行动半径 ①认知半径 长期来看,决定人...

  • 币圈新手越早知道这几点越赚钱

    “孤独大脑”的老喻,提过三个半径理论,三个半径分别是认知半径、能力半径、行动半径,他说如果一个人要想干成事,需要搞...

  • 如何权衡人生的三个半径

    最近听到一个说法,觉得特别受启发。 认知半径 能力半径 行动半径 反思自己一直以来的行为。 首先,太过关注认知半径...

  • 三个半径

    一个人要干成事,需要搞清楚自己的三个“半径”。第一个是“认知半径”,要尽可能地大,你视野里的东西要多。比如你要多听...

  • 1118-1124.周成长总结

    【收获】 1、结合自己的经历,再理解“认知、能力、执行”三个半径圈层。之前没区分好,把认知半径当成能力半径,导致没...

  • 如何启动“增强回路”?

    要做好三个半径 首先,要尽可能地大,你视野里的东西要多,即“认知半径”。 第二,绝不做超出能力半径的事情,即“能力...

  • 用半径算法找准人生定位

    29 贪婪:用半径算法找准人生定位 1.扩大认知半径,明确能力半径,减小行动半径。 2.如果能力没有边界,就不是真...

  • 从“企业做大”到“个人做强”的启发

    上规模企业做到了三件事统一:1)认知半径尽量大;2)能力半径尽量明确;3)行动半径尽量小。 对应个人做事的三个步骤...

  • 《人生算法》(一)人生半径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人生的美好的东西太多了,我们都想要,可各种限制,我们也就能取其中一些而已。举个栗子,2个6...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的三个半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akplctx.html